保
保
健
康
x
防
疾
病
防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春季临近,虽然目前全民都处于疫情防控中,但随着后期气温回升各类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之气候无常,早晚气温变化较大,幼儿免疫力低下,导致春季传染病高发。
防疫期间,已有一波幼儿易感的传染病排队在路上,以下这些防控措施请注意:
春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天左右,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较常见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多见细菌性和病毒性,病毒性腮腺炎就是最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早期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
预防措施:接种麻腮风疫苗,做好室内清洁,多通风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诺如病毒:是能够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以感染,冬季为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的高发期。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呕吐和腹泻预防措施:目前还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所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的洗手程序,应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储,不喝生水,瓜果蔬菜要洗净水产生鲜,充分做熟之后再吃。
手足口病:是由EV-71、CV-A16、CV-A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感染人群。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预防措施:6个月-5岁的孩子可以接种EV71疫苗,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好发于夏秋季,主要侵袭10岁以下儿童,成人也可被感染;其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轻很多不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口腔、咽部出现水泡
预防措施:目前没有疫苗可预防该病,并且引起该病的是一组病毒,存在重复感染发病情况。所以,应重视保持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多喝水、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和休息。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散发和流行。
传播方式: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冬春季发病为高发期,易感人群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以及结膜炎。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起初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期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到遍布全身。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预防工作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安全,请您行动起来,做好以下的预防工作:
1、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用肥皂洗手,并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澡、勤换衣物、勤理发、勤剪指甲。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常用阳光暴晒,日常用品、玩具等用肥皂、84消毒液进行消毒。3、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不在外面小摊点、小饭店吃东西。4、如果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如您孩子出现疑似症状,请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隔离工作,让孩子在家休息观察,凭医院的证明方可入园。尽管我们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但学校是集体生活场所,所以传染病防控工作仅仅依靠学校的防控措施也不能绝对避免。所以真诚期待您的理解和配合,与我们一起携起手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安全的天地,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祝您全家幸福、安康!
南京艾倍科幼儿园
年3月3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