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我院心内科独立完成国内首例完全清醒下

我院心内科独立完成

国内首例完全清醒下应用ECMO挽救暴发性心肌炎患者

感冒了,很多人认为不是大事自己挺一挺或者吃点药就好了。然而,感冒可不是小事,它有可能会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如果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在90%以上。

  今年48岁的王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半个月前突然出现高烧、胸闷,当时家人以为只是小感冒,结果病情却越来越重,随即她被两个女儿连夜送往了我院,经过全面检查,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猝死可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打响,我院心内科的医生们争分夺秒,为王女士成功实施了ECMO治疗,完成了国内首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完全清醒状态下的ECMO治疗。

患者成功安置ECMO后状态稳定

一场感冒让她与死神

擦肩而过

输12

  家住在肇东,今年48岁王女士有两个可爱懂事的女儿,作为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的她每天认真努力工作,家庭虽不富裕但却很温馨。就在半个月前,平日里身体很好的王女士突然感觉胸闷喘不上来气,每到晚上就高烧不退,女儿们以为妈妈只是小感冒并没有在意,但是情况越来越重,医院检查时还可以自己走路,然而病情犹如过山车急转直下,最后只能让人背着,失去了意识,当地医生表示患者病医院,两个女儿听到此话一刻也没有耽搁,连夜打车来到我院。

  到达我院急诊科,医生们检查发现王女士心电图明显异常,并出现了急性肺水肿和严重肺感染,初步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心脏的收缩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已经处于蠕动状态,王女士命悬一线,救治刻不容缓。于是立即被护送到心脏重症监护中心。

输入

心内科团队用ECMO挑战生命极限

争分夺秒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带领其团队十几位医生,对王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并做了心脏造影,发现患者血管情况良好,于波教授当机立断为患者实施ECMO治疗。

全力抢救

  经过一系列抢救,王女士病情暂时稳定后,以心内科副主任侯静波教授为首的ECMO团队立刻投入到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在患者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运用精湛的技术完成了插管,在十余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ECMO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转起来,随着暗红色的血液从股静脉引入ECMO机器,鲜红色的血液沿着股动脉顺利送回体内,“人工心肺”开始工作。不一会,王女士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趋于好转,抢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

医护人员将患者转运回CCU

ECMO机器一刻不停

  为了确保治疗期间患者能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与监护,我院心内科每天派出一名受过ECMO技术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全天候陪护,夜以继日的坚守在患者身边,ECMO机器一刻不停,医护人员就必须寸步不离。经过医护人员四天四夜的全力救治,王女士的心脏功能恢复,病情稳定,ECMO机器顺利撤离。

医护人员就必须寸步不离

  王女士的女儿们在这漫长的四天里,衣不解带,不眠不休的守候在心脏重症监护中心的门口,亲眼目睹了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治的场面,心中满是感动。由于母亲的患病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得知王女士的家庭情况后,纷纷为她进行捐款,让这个家重新对生活拾起信心。

小感冒也会引起猝死

ECMO技术为危急重症患者带来抢救希望

  于波教授表示,感冒十分常见,而且绝大多数患者经数天至两周可以自愈。然而如果患上病毒性感冒,却不及时治疗,使病毒进入呼吸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就会入侵心肌细胞。此时,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对病毒展开围攻,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误伤了正常的心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肌炎。由于暴发性心肌炎的初期症状和病毒性感冒很难区分,所以暴发性心肌炎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他强调,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并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病患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死亡率在90%以上。暴发性心肌炎在临床中,最主要的是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其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ECMO,可使患者度过危险期,并达到痊愈。

  ECMO也称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通过建立动静脉管路,为机体并联一个人工心脏和肺脏,可以全部或部分较长时间替代生理心脏和肺脏的功能,从而在机体心、肺功能不全的时候维持机体正常程度血液循环,为全身各脏器提供血流供应。

  于波教授介绍,ECMO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最前沿、最高难度的技术项目,是最顶尖的心肺辅助治疗,近年来致力于将ECMO作为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救治手段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为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带来希望。此次治疗全部由我院心内科独立完成,是国内首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完全清醒状态下接受ECMO治疗,代表着我院此项技术的应用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文|李华虹 曹玥

摄影|科室提供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曹玥

哈医大二院

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