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术年会特辑儿科

儿科方向工作策划一、背景及目的国医大师相继离世,而中医后学者还未成长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一些宝贵的经验思想会被遗忘,作为后来这的我们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前辈们的思想精华整理保留起来,以备后来者学习,加速新一代中医的成长。同时扩大中医的影响力。二、计划实施实施分成了两步走。第一步:前期准备(1)主要是收集资料,首先对于南京地区的著名的儿科医生进行汇总,了解医生的基本情况,然后选出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经验的总结。(2)资料的准备采取采访——总结——在采访的形式。(3)采访对象: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所选定老师的学生及同事,主要以学生为主,内容是他们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某些病案或者某些思想。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所选老师本人。(4)对首次采访的内容进行总结(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关于本人采访的一些灵感)同时结合上次的访谈,查阅相关资料,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本人的采访和总结,撰写文章。(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短期的临床跟诊,尤其是对于特殊的疗法手段的跟踪,并形成书面材料。)第二步:后期准备将上述内容进行汇总,制作PPT或者影象三、实施进度:医生人选和人员招募2月底完成,前期准备在3-5月底,后期制作5月中旬左右。四、人员组成:屈静、姜茗宸,周雨婷,吴姗姗、潘青青。其他待招五、实施困难:1、人员招募问题2、设备准备:录音笔,摄像机六、经费预算:具体待定七、访谈名单:汪受传、张骠等汪受传,男,江苏东台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学科组组长,国家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任多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会长。张骠,男,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市名中医。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曾师从中医儿科耆宿江育仁先生,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儿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在诊治时感冒、发热、肺炎、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厌食、肾病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颇有心得,疗效确实,尤其擅长小儿多动症、抽动症等疑难杂病的中医药诊治,且见解独到,疗效显著。曾主编学术专著四部,获多项市科技进步奖。黄馥华,女,主任医师,全国中医儿科学会委员,江苏江阴人,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从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善治小儿发热、咳嗽、腹泻、厌食、哮喘、多动症、抽动症等病及儿科疑难杂证。尤其对小儿哮喘有独特的治疗经验,提高了发作治肺,平治脾,肺、脾、肾同治的观点,使哮喘病儿尽快地摆脱西药的副作用,逐步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功能,始则减少发作,继则逐渐走向健康。年毕业于苏州中医专科学校恩泽,医院儿科医生、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作医师。现任医院名医堂儿科专家。参编《中医儿科学》、《全国中医学院考试题解》、《中医多学科多选题》、《中医儿科及护理》、并在编著《男科纲目》一书中,承担“优生优育”的编写工作。主要论文有“徐惠之儿科医治三则”、“小儿肺系热病例临床小结”、“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经验点搞”、“儿科临床带教点体会”等。擅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呼吸系统肿瘤、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小儿发热、咳嗽、腹泻、厌食、哮喘、多动症、抽动症等疾病的诊治围产保健,高危妊娠,胎教咨询。卞国本,主任中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年被省卫生厅授予“江苏省名中医”称号。常州市卫生局医疗咨询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及常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近41年,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技术,如擅长中医治疗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尤对小儿哮喘、慢性咳嗽、迁慢性腹泻,厌食、病毒性心肌炎、紫癜、遗尿、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颇有研究,选方用药独特,自主研制的“固本防哮丸”对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而且能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儿童肺炎、中毒性菌痢、病毒性脑炎及其并发症心衰、呼衰、高热惊厥等危重急症。鉴于他对中医药事业的贡献,医院先进工作者10余次,荣获常州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次,年获得了江苏省首届青年中医奖励基金奖,年被评为常州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十佳个人”,年被评为常州市第二批名中医,年被省卫生厅授予“江苏省名中医”称号。现已退休,医院返聘留用,其学术成就及事迹收录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名老中医学验传承宝库》(第二卷)年版。韩新民,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教研室(中医儿科研究所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儿科负责人、儿科副主任。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评审专家,江苏省有戏中青年临床人才指导老师。曾师从中医儿科泰斗姜育仁教授,是我国培养的第五位中医儿科学博士。近30年在中医儿科教学、医疗、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入展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进行了教育部课题《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研究,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中医沃尔克彩色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年评为减速生精品教材。培养硕士研究生32名,其中国外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5名,。现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对小儿腹泻、便秘、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等疾病有较深的研究。诊治疾病采用中西医两套方法,辨病加辩证,既往注重运用中医传统望闻问切的,又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明确诊断,,了解预后及转归后,再审因辩证,在符合简、便、廉、效、验用药原则下,立法处方用药。年以来主持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科研科课题10余项,或各种奖励10余次,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学会干部,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届先声优秀奖,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医一等奖。年以来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25本,其中主编、副主编14本。殷明,医院儿科(全国重点学科)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江苏省儿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儿科推拿协会联盟学术顾问、曾担任医院儿科副主任、内科党总支部四支部书记、常年兼任学会工作,先后兼任江苏省中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治专业委员、气功专业委员副秘书长、江苏省医学气功协会副会长,中国中医学会推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近50年,中医基础扎实,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在实践中能博众家之长,发扬中医特色,擅长开展多种疗法,内服,外敷、推拿、针刺、导引等。(即“杂合以治”)用以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及一些及疑难杂症,见效快,病程短。多年来,不断总结整理姜育仁、曹颂昭及本人之经验,发表论文40余篇,主写及参加编写专著10余部。首创中药颗粒外敷,治疗小儿常见疾病,将脊捏法作用于督脉及背腧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搓磨手指掌改善小儿甲微循等。获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纪念奖1项,南京中医学院93年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及“推拿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评审为国内首创。参加国家级课题1项。蔡寅寿(~)男,江苏省泰兴市人,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市名老中医。先后毕业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年)、苏州中医专科学校(年)。从事中医儿科工作50余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对小儿哮喘、肾病、厌食、易感、腹泻、冬病夏治等有独到见解。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儿科学会委员、秘书,江苏省内病外治学会委员,江苏省卫生厅特邀省级科研成果鉴定评审成员,南京市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一、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不忘创新蔡氏治疗小儿哮喘独树一帜,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以及“脾生肉,肉生肺”的理论,提出了“脾虚体弱、卫虚招感”的发病学特点,创新了小儿哮喘缓解期从脾肺论治的疗法。并且逐步完善了小儿哮喘的治疗原则:强调正规治疗,重视冬病夏治、内外治相结合等综合性防治措施。蔡氏根据“气血为帅”的理论,运用人参为主的补气剂,治疗小儿难治性心衰,常能化险为夷。采用自制的钩藤饮方,以镇心宁神、和胃畅中法治疗小儿不同临床类型的夜啼症,可谓药到病除,兼治秽语-抽动综合征亦甚灵验。二、强调整体观念,“分科”不“分家”,治病以人为本随着科学的进步,临床上逐渐把疾病分成了若干科系,以便于更加深入细致的治疗和研究。蔡老十分重视全科的意识和既能,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医者除“精”于本专业外,对与之相关的“他科系”疾病,也能“博通”,力求“一专多能”,方能更好地造福病家。例如小儿哮喘常伴“过敏性鼻炎”。在治疗上蔡老把“鼻科”和“儿科”两个科系的疾病,按“整体观念”的“人”来辩证论治。用“健脾益肺”的原则来统一治疗,取得“鼻病”“哮喘”事半功倍的疗效,而且远期疗效非常巩固。招募人员要求:1.喜欢儿科,对儿科有兴趣的同学。责任心强,有一定时间规划能力;2.专业、年级不限,但要求具有下列能力中至少一项:(1)摄影、摄像、PS、绘画;(2)有一定文字功底,能在团队指导下撰写论文或通讯稿;有采访编辑等经验者优先。(3)玩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8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