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钟表在“滴答滴答”的走着,PICU内正经历一场由“感冒”引起的“生命拉锯战”,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竟导致了暴发性心肌炎。平常人们很少把感冒与暴发性心肌炎联系起来,而目前正值春夏交替之际,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感冒后若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失去最佳抢救时间。
暴发性心肌炎何以如此危重,以至于每一个儿科医生都有“谈虎色变”?因为非有效治疗的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达到80%以上,而它的早期症状常被大家认为仅仅是“小感冒”。儿童心肌炎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而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又称急性坏死型心肌炎。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甚至可导致致命性的心源性休克和心脏骤停,是小儿急性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因其症状多样,表现非特异,易导致诊断延误,危及儿童生命。
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
暴发性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柯萨奇病毒、甲流H1N1、腺病毒等。病毒可以直接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当细胞过度反应,免疫系统在杀病毒时,也会对人体内的心肌细胞造成损伤。受影响的细胞数量足够多或者位置比较重要,就会影响心脏的收缩或引发心律失常,就能导致心脏输出量下降,进而可能出现休克,最后导致心脏猝死。
感冒是心肌炎的元凶吗?
感染早期的症状会因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和疾病进程不同而存在区别,部分病例早期的症状和感冒难以区分。因此,并非所有的感冒都会引发心肌炎。
心肌炎根据发病时间和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隐匿性心肌炎,三者没有明确的界限,有可能互相转化。
暴发性心肌炎的主要高发人群是5-7岁儿童,尤其是平时体质较好的孩子,一旦感染病毒,更容易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患上暴发性心肌炎。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孩子体质好,在出现胸闷心悸等表现时而居家观察,失去抢救时机。
另外16-20岁的青年人也容易被暴发性心肌炎盯上,所以要注意,少熬夜!
下面我们来看看心肌炎该如何判断!
暴发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症状以心外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包括呕吐、纳差、腹泻、哭闹、烦躁不安等;普通心肌炎多以循环系统症状多见,年长儿(其年龄均>10岁)以胸闷、心悸等多见,其次以面色苍白、乏力等就诊,不同年龄组患儿起病症状不同。
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
1、发病、发展迅速,通常数小时~48小时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晕厥等症状。
2、有发烧、乏力、腹痛腹胀、咳嗽、头晕、晕厥、呕吐等早期心外症状的表现。(如果小婴儿出现吃奶无力、精神萎靡,就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