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胃,是食物进入人体后的第一停留、也是最重要的停留处。食物经过胃的蠕动搅拌和混合,加上胃内消化液里大量酶的作用,最后使食物变成粥状的混合物,这才让肠道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但是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导致了长期饮食生活不规律,让患有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人群越来越多。那么,急性单纯性胃炎是如何引起的?我们在饮食方面如何加强重视及防御呢?太生源《胃,你好吗》系列,将为你逐一解答关于胃器官那些你最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是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症状体征因病因不同而不尽相同,其病因多样,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感染等。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表现是什么?
人体胃内的粘液与胃黏膜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构成粘液。碳酸屏障被称为胃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有效抵御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伤,而胃粘膜细胞4~6天更新一次。
急性单纯性胃炎是胃粘膜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是由于黏膜受损而导致的病变,可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渗出物,可伴有点状出血和轻度糜烂。本病发病多急骤,患者多为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因感染而致病者常伴有急性肠炎而有腹泻、脐周疼痛,重者可有发热、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本病病程较短,治病原则主要为祛除病因、对症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胃肠道疾病患者能否找寻到一条更加有效治疗和预防急性单纯性胃炎的正确之路呢?
急性单纯性胃炎在饮食上应注意
1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症状者宜暂禁食,可饮用糖盐水以补充因吐泻丢失的水和盐。
2症状稍有缓解时,可进食流质饮食,如果汁、藕粉、米汤、鸡蛋汤等平淡流质。
3症状缓解后,可进行半流质饮食,喝少量小米米汤或稀藕粉,以后逐渐增加粥、煮软的细面条、薄面片等。此时仍需继续多饮水,不要急于进食肉、蛋等富含蛋白质及脂肪多的食物,同时不宜进食易引起胀气的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甜食、薯类等。
4恢复期宜进食清淡、软烂、容易消化的食物。
5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不熬夜。
6注意保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