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护考题库免费送,护师主管领教材
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各科目习题及答案解析请向下翻看↓↓↓
每日一练——护士资格考点精练1、新生儿硬肿症最先出现硬肿的部位是
A、面颊部B、上肢C、躯干D、小腿E、臀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硬肿症又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或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尿少、体温低于35摄氏度,重者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因此,最先发生硬肿的部位为小腿(D对ABCE错)。
2、最能反映小儿体格生长,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A、身长B、头围C、体重D、胸围E、皮下脂肪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及形态的变化,可测量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反应小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包括身长、头围、胸围、体重、皮下脂肪等,体重是最能反应小儿体格生长及营养状况的指标,同时也是儿科临床计算用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C对ABDE错)。
3、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易并发
A、脑脓肿B、肺炎C、体格发育障碍D、脑血栓形成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依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右向左分流型及无分流型三类。其中左向右分流型最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该类先心病在左右心之间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路,当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青紫,当分流量较大或病程较长时,可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部淤血严重,因此常并发肺炎(B对ACDE错)。
4、患儿,男,8岁。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经治疗后其病理转归最可能是
A、吸收好转B、产生空洞C、血行播散D、淋巴播散E、病灶蔓延扩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原发型肺结核的转归包括吸收好转、病变进展及恶化三种,其中吸收好转是最常见情况,表现为患儿不需特别治疗病情愈合,仅在肺部出现钙化点(A对);病变进展可出现病灶扩大、出现空洞、支气管内膜结核、干酪性肺炎等(BE错);病情恶化可引起血行播散及淋巴播散,引起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CD错)。
5、患儿,男,2岁。因“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1天,夜间症状较重”就诊。查体可见三凹征,吸气性喉鸣,咽部充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支气管炎B、急性感染性喉炎C、咽结合膜热D、疱疹性咽峡炎E、毛细支气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感染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散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等为临床特点,冬春季多发,且多见于婴幼儿,分析题干,患儿表现与急性感染性喉炎相符(B对);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严重,有腹泻、发热及呕吐(A错);咽结合膜热是由于腺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咽炎及结合膜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C错);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D错);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月小婴儿,以喘息、三凹征、气促为主要特点(E错)。
6、女婴,出生6天,其母换尿片时发现其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而向护士咨询。护士正确的解释是
A、细菌性阴道炎所致B、真菌性阴道炎所致C、阴道黏膜肿胀所致D、阴道腺未成熟所致E、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新生儿具有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包括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乳腺肿大、口腔内改变(上皮珠、螳螂嘴等)及假月经。其中假月经是指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日,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一周停止,这是由于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无需处理,分析题干,该女婴为症状与假月经相符(E对);该女婴表现为假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与各种感染及其他因素无关(ABCD错)。
7、新生儿,胎龄35周,出生时体重g。该新生儿分类应属于
A、足月儿B、足月小样儿C、正常体重儿D、低出生体重儿E、极低出生体重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日内的婴儿,根据出生体重可将新生儿分为正常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g的新生儿,常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分析题干,该婴儿出生时体重g,符合低出生体重儿标准(D对);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A错);足月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B错);正常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g的新生儿(C错);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g的新生儿(E错)。
8、患儿1.5岁,发热、流涕3天。今日外耳道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考虑为中耳炎。其易患中耳炎的原因是
A、后鼻道狭窄B、鼻腔相对较小C、鼻窦口相对较大D、咽鼓管宽、短、直E、喉部较长,呈漏斗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原因是小儿咽鼓管与成人相比宽、短、直,因此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极易向咽鼓管蔓延,引发疾病(D对ABCE错)。
9、患儿,男,8个月。11月中旬入院,其入院前2天出现发热、咳嗽,随后呕吐3次,大便呈黄色水样,10余次/天,黏液少,无腥臭。体检:T39℃,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凹陷,哭泪少,皮肤弹性略差,咽稍充血,心肺检查无异常,大便检査(-)。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B、铜绿假单胞菌C、白色假丝酵母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轮状病毒腹泻经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24月小儿,起病急,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分析题干,患儿表现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表现相符(A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般不引起腹泻,多感染血液病、代谢性疾病、术后等易感染患者,可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B错);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肠炎是一种真菌性感染,腹泻特点为如水样的黑绿色粪便(C错);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侵袭性肠炎,大便为含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并有全身中毒症状(DE错)。
10、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主要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锌摄入不足C、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D、维生素B??及叶酸供给不足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症状、红细胞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有效。分析题干,该患儿由于纯母乳喂养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发生,主要原因是维生素B??和(或)叶酸供给不足导致(D对);铁摄入不足引起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A错);锌摄入不足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不良(B错);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时表现为出血倾向,骨骼改变(C错);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多用于评价是否有溶血出现(E错)。
每日一练——初级护师考点精练1、新生儿硬肿症最先出现硬肿的部位是
A、面颊部B、上肢C、躯干D、小腿E、臀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硬肿症又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或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尿少、体温低于35摄氏度,重者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因此,最先发生硬肿的部位为小腿(D对ABCE错)。
2、最能反映小儿体格生长,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A、身长B、头围C、体重D、胸围E、皮下脂肪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及形态的变化,可测量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反应小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包括身长、头围、胸围、体重、皮下脂肪等,体重是最能反应小儿体格生长及营养状况的指标,同时也是儿科临床计算用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C对ABDE错)。
3、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易并发
A、脑脓肿B、肺炎C、体格发育障碍D、脑血栓形成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依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右向左分流型及无分流型三类。其中左向右分流型最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该类先心病在左右心之间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路,当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青紫,当分流量较大或病程较长时,可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部淤血严重,因此常并发肺炎(B对ACDE错)。
4、患儿,男,8岁。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经治疗后其病理转归最可能是
A、吸收好转B、产生空洞C、血行播散D、淋巴播散E、病灶蔓延扩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原发型肺结核的转归包括吸收好转、病变进展及恶化三种,其中吸收好转是最常见情况,表现为患儿不需特别治疗病情愈合,仅在肺部出现钙化点(A对);病变进展可出现病灶扩大、出现空洞、支气管内膜结核、干酪性肺炎等(BE错);病情恶化可引起血行播散及淋巴播散,引起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CD错)。
5、患儿,男,2岁。因“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1天,夜间症状较重”就诊。查体可见三凹征,吸气性喉鸣,咽部充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支气管炎B、急性感染性喉炎C、咽结合膜热D、疱疹性咽峡炎E、毛细支气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感染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散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等为临床特点,冬春季多发,且多见于婴幼儿,分析题干,患儿表现与急性感染性喉炎相符(B对);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严重,有腹泻、发热及呕吐(A错);咽结合膜热是由于腺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咽炎及结合膜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C错);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D错);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月小婴儿,以喘息、三凹征、气促为主要特点(E错)。
6、女婴,出生6天,其母换尿片时发现其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而向护士咨询。护士正确的解释是
A、细菌性阴道炎所致B、真菌性阴道炎所致C、阴道黏膜肿胀所致D、阴道腺未成熟所致E、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新生儿具有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包括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乳腺肿大、口腔内改变(上皮珠、螳螂嘴等)及假月经。其中假月经是指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日,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一周停止,这是由于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无需处理,分析题干,该女婴为症状与假月经相符(E对);该女婴表现为假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与各种感染及其他因素无关(ABCD错)。
7、新生儿,胎龄35周,出生时体重g。该新生儿分类应属于
A、足月儿B、足月小样儿C、正常体重儿D、低出生体重儿E、极低出生体重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日内的婴儿,根据出生体重可将新生儿分为正常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g的新生儿,常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分析题干,该婴儿出生时体重g,符合低出生体重儿标准(D对);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A错);足月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B错);正常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g的新生儿(C错);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g的新生儿(E错)。
8、患儿1.5岁,发热、流涕3天。今日外耳道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考虑为中耳炎。其易患中耳炎的原因是
A、后鼻道狭窄B、鼻腔相对较小C、鼻窦口相对较大D、咽鼓管宽、短、直E、喉部较长,呈漏斗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原因是小儿咽鼓管与成人相比宽、短、直,因此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极易向咽鼓管蔓延,引发疾病(D对ABCE错)。
9、患儿,男,8个月。11月中旬入院,其入院前2天出现发热、咳嗽,随后呕吐3次,大便呈黄色水样,10余次/天,黏液少,无腥臭。体检:T39℃,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凹陷,哭泪少,皮肤弹性略差,咽稍充血,心肺检查无异常,大便检査(-)。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B、铜绿假单胞菌C、白色假丝酵母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轮状病毒腹泻经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24月小儿,起病急,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分析题干,患儿表现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表现相符(A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般不引起腹泻,多感染血液病、代谢性疾病、术后等易感染患者,可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B错);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肠炎是一种真菌性感染,腹泻特点为如水样的黑绿色粪便(C错);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侵袭性肠炎,大便为含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并有全身中毒症状(DE错)。
10、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主要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锌摄入不足C、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D、维生素B??及叶酸供给不足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症状、红细胞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有效。分析题干,该患儿由于纯母乳喂养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发生,主要原因是维生素B??和(或)叶酸供给不足导致(D对);铁摄入不足引起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A错);锌摄入不足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不良(B错);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时表现为出血倾向,骨骼改变(C错);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多用于评价是否有溶血出现(E错)。
每日一练——主管护师考点精练1、下列化学消毒剂哪一种属于高效消毒剂
A、75%乙醇B、0.5%碘伏C、含氯消毒剂D、新洁尔灭E、洗必泰/酒精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1)高效: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细菌芽胞、真菌、亲脂及亲水病毒,如过氧乙酸、环氧乙烷、醛类、高浓度碘类及含氯类等。2)中效: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亲脂及亲水病毒,如醇类、低浓度碘类及含氯类等3)低效: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部分真菌,如氯己定、酚类、季铵盐类。
2、接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的方法,下列哪一项步骤是错误的
A、先脱手套,后脱手术衣B、手只能接触手套内面C、流水冲净滑石粉,并揩干D、酒精浸泡手、臂5分钟E、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脱手术衣法:先由巡回护士解开腰带及领口系带,再由他人帮助或自行脱下手术衣,最后脱去手套。(A错,本题选A)
3、导致手术野污染的途径,应除外哪项
A、手术器械用品B、麻醉器械C、手术人员的手臂D、患者手术区皮肤E、感染病灶或空腔脏器内容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手术野又称手术区,指手术可能波及的范围。手术野污染的五个途径:①手术器械物品②手术人员的手臂③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④感染病灶或空腔脏器的内容物⑤手术室的空气麻醉器械一般不会出现在术野。(B错,本题选B)
4、换药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用手揭去外层敷料和内层敷料B、用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2次C、用盐水棉球轻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D、敷贴药物纱布E、盖上灭菌干纱布,固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用手揭去外层敷料,用无菌镊除去内层敷料。(A错,本题选A)
5、为预防破伤风,清创时伤口使用哪种溶液冲洗最好
A、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B、0.9%氯化钠C、蒸馏水D、0.05%呋喃西林液E、3%过氧化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破伤风清创时最好用3%过氧化氢,破坏破伤风杆菌生长的厌氧环境。(E对)
6、下列化学消毒剂中,可用于空气消毒的是
A、2%戊二醛B、75%乙醇C、2%过氧乙酸D、3%过氧化氢E、0.5%氯己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过氧乙酸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皮肤及环境、室内空气等消毒与灭菌,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乙醇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氯己定用于手、手术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冲洗阴道、膀胱及伤口黏膜创面。3%过氧化氢可用于冲洗伤口和室内空气消毒(D对)
7、病室温度过高时使患者
A、烦躁B、闷热,尿液排泄增加C、黏膜干燥,咽痛D、肌肉紧张E、头晕,疲倦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和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也会使患者受凉。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A对)温度和湿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湿度过低的时候会口干舌燥,咽痛。
8、通风的目的与哪项无关
A、调节室内温湿度B、降低微生物密度C、避免噪音的刺激D、使患者心情舒畅E、增加室内空气中含氧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通风换气可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氧含量,保持空气清新,调节温、湿度,能使病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增加舒适感。并不能降低噪音。(C错,本题选C)
A.洗手B.戴手套C.戴口罩、护目镜D.穿隔离衣E.戴口罩
9、为患者测血压时应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1)戴口罩:护理病人时应戴好口罩,有条件者还应戴护目镜,以减少病人体液、血液或分泌物溅到护理者眼睛、口鼻处。口罩为一次性使用,遮盖住口鼻部,勿挂在颈部反复使用,若潮湿应立即更换。(2)戴手套:当护理病人接触其呕吐物、分泌物、排出物、血液、体液时,一定要戴手套,防止相互感染。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内面朝外放在污物袋中统一处理销毁。戴手套是要接触到患者呕吐物、分泌物、排出物、血液、体液时才使用,护目镜是防止病人体液、血液或分泌物溅到护理者眼睛、口鼻处,为患者测血压时只需要戴口罩就可以了(E对)
A.洗手B.戴手套C.戴口罩、护目镜D.穿隔离衣E.戴口罩
10、清洗沾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1)戴口罩:护理病人时应戴好口罩,有条件者还应戴护目镜,以减少病人体液、血液或分泌物溅到护理者眼睛、口鼻处。口罩为一次性使用,遮盖住口鼻部,勿挂在颈部反复使用,若潮湿应立即更换。(2)戴手套:当护理病人接触其呕吐物、分泌物、排出物、血液、体液时,一定要戴手套,防止相互感染。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内面朝外放在污物袋中统一处理销毁。清洗沾有血液的手术器械要戴手套。(B对)
每日一练——护理学(副高/正高)考点精练患者男性,20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气3医院就诊。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96/60mmHg,营养状况差,皮肤粘膜干燥,眼窝凹陷,中等程度腹胀,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间亢进,可闻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阴性,血红蛋白90g/L, 红细胞3.5×/L,X线检查见小肠有阶梯状液平面,询问病史1月前曾因肠梗阻在外院行肠粘连松解术。
1.初步诊断主要考虑哪些疾病?A.粘连性肠梗阻B.坏死性肠炎C.高位性肠梗阻D.胃炎E.直肠肿瘤F.幽门梗阻G.贫血H.绞窄性肠梗阻
2.根据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把肠梗阻分几类?A.机械性肠梗阻B.单纯性肠梗阻C.动力性肠梗阻D.血运性肠梗阻E.高位性肠梗阻F.绞窄性肠梗阻
3.肠梗阻发生后肠管局部会出现哪些病理生理变化?A.肠蠕动增强B.肠蠕动减弱C.肠腔积气积液D.肠壁充血E.肠壁水肿F.肠壁血运障碍G.排气排便停止H.肠穿孔
4.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体症有:A.空然出现急性肠梗阻B.肠鸣音亢进C.小肠机械性梗阻D.腹部持续绞痛 E.腹部痉挛F.腹部压痛G.腹肌紧张H.体位突然改变诱发肠梗阻I.胃肠减压抽出液为血性
5.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有哪些?A.持续性剧烈疼痛B.肠鸣音亢进C.呕吐出现早D.早期出现休克E.没有腹膜刺激征F.体温正常G.不对称性腹胀H.肛门排出物为血型I.脉率增快
6.粘连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是:A.尽快解除梗阻B.保守治疗可解除单纯性梗阻C.不完全性梗阻非手术治疗有效D.纠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E.频繁发作时手术治疗F.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时须手术治疗
7.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哪些护理措施?A.禁食B.流质饮食C.胃肠减压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E.应用吗啡类止痛剂 F.生命体症监测G.呕吐后避免漱口H.记录出入量I.输液J.从胃管注入液体石蜡
正确答案1.AG
2.ACD
3.ACDEF
4.BCH
5.ACDHI
6.ADEF
7.ACDFHIJ
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资格考试备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