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一位患者让我记忆犹新,夜班急诊科送来一位在火车上腹疼、恶心、呕吐,腹泻的13岁小男孩,小孩的奶奶说上火车前喝了一大瓶可乐,不少于MI,吃的东西比较杂,具体记不清了,上火车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小便次数较多,腹泻为水样便。血压可,心率多次/分,精神差,轻度烦躁,腹疼按压无明显加重。考虑急性胃肠炎,给与对症治疗,但症状逐渐加重,烦躁加重,几番周折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一年前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因恶心、呕吐,腹泻4天由急诊科送我科,平时身体尚可,生活可以自理。家属认为就是拉个肚子没有事,不配合治疗,结果不到2小时就去天国了。根据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考虑脱水引起血液浓缩,导致心肌梗死。腹泻对于老年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因为腹泻不仅可以导致低血容量,也会导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半年前我科一位30多岁年轻的女性患者出现腹疼、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入院时说“月经刚过去几天”,当时考虑可以排除宫外孕,按“急性胃肠炎”治疗,治疗过程中症状不减轻,出现血压降低、心慌等症状,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出血”,手术时腹腔大量不溶血,如果不及时确认治疗,性命堪忧。现在想当时的月经为孕后“假性月经”,没有仔细问月经的量及时间。
这些病情来的时候都带着“急性肠胃炎”的帽子,临床表现酷似急性胃肠炎。根据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特点,如呕吐突然发作,伴上腹痛,腹泻,尤其是有不洁饮食病史(和)或群体发病,往往不难作出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然而以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其他诸多疾病,如不小心就很容易误漏诊甚至误诊误治,严重者导致病人死亡。
有些时候大家可能会说:“就一个急性胃肠炎,您说的那么吓人干嘛?”其实每个病都有假象,书上写的发病率都是统计,而我们医生面对的每个人却都是个体,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临床遇到的每一个病人,我们医生不仅需要提高警惕性,还需要有全科临床思维,发挥鉴别诊断的能力和水平,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帽子”下的真实病症找出来,而非一遇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不加思索就就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一个个病历,他人看来就是一个故事,但它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感恩遇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