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孩子发烧、喊骨头痛,而骨头又发红发热的时候,你就要警惕急性骨髓炎的问题了。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经血行感染而引起的骨髓炎。
它是各种炎症引起败血症侵入骨髓而导致的。致病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原发病灶多是脓肿。
图1:急性骨髓炎病灶蔓延途径示意图
首先,你先来熟悉一下急性骨髓炎的一般情况吧,急性骨髓炎多见于小儿,但也是任何年龄和身体任何骨骼都可以发生的,易发部位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也就是膝关节周围的骨头了,其次是股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它的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范围、病程、年龄、抵抗力和细菌毒力。临床症状常见的是高热和全身感染,局部症状主要是患肢疼痛、肿胀、压痛和活动受限。
图1:急性骨髓炎病灶蔓延途径示意图
接着,我们来看看超声是如何诊断这个疾病的。超声在急性骨髓炎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小儿的骨膜附着比较松,早期的炎性液体容易穿透骨皮质,采用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这个病理改变。
我们可以根据急性骨髓炎的变化时间来学习它的超声特点。由于急性骨髓炎的始发部在骨内,发病3-4天或以后,当骨髓腔内的脓液经伏克曼管蔓延到干骺端的骨膜下,形成脓肿时,超声就可以显示了。
这个征象要比X线显示骨内破坏的病变早7-10天。
如果感染没有得到控制,会导致骨膜破裂、脓液渗入软组织,并沿骨干上下蔓延形成脓肿及炎性包块,超声可以见到病变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其边界模糊,结构层次不清,局部可以见到丰富的血流信号。
比如图3,你可以见到骨膜不同程度地增厚,骨皮质毛糙不平;同时图4见到骨膜下脓肿呈点状稍强回声区。
图3:骨膜不同程度增厚,可显示骨皮质毛糙不平(箭头所示)
图4:骨膜下脓肿呈点状稍强回声区(箭头所示)
发病两周内,就是软组织改变了: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纹影;软组织充血、水肿,累及关节,可引起关节肿胀。
图5:右膝盖骨髓炎
这里要注意了,由于在急性骨髓炎阶段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的时候,会遗留死骨或脓肿溃破形成窦道,则叫做慢性骨髓炎。
由急性到慢性骨髓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两者并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如图6)。
慢性骨髓炎伤口不容易收口,原因是脓肿使髓腔内压力增高,血管栓塞或感染的肉芽推起骨膜,使到骨组织失去血运而坏死,同时形成大量新生骨,称为骨包壳,而且骨膜坏死发生穿孔,使日后形成的新生骨有缺口,即骨包壳的一处或多处产生骨瘘孔,多通向皮肤流出脓液的窦道。
图6:骨髓炎
时间匆匆而过,又到了课堂的尾声,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急性骨髓炎这个疾病,对于它的超声影像表现,我们抓住时间线这个点来一步步推断每个时期的病理改变,从而就知道了它相应的超声表现了。
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病变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其边界模糊,结构层次不清,局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
看完文章,意犹未尽?经典医课请扫码查看,更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