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关于小儿肺炎,家长必须了解的14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75.html

肺炎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儿疾病。在北方,往往是寒冷的季节,以及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得病,比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接的时候。夏季肺炎常见于总是待在空调密闭环境里的孩子,某些营养素缺乏、营养状态不好、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等都是肺炎的易患群体。

孩子得病,一家操劳,家长们心里一堆堆的问题,十分纠结:孩子感冒咳嗽很重,会不会得肺炎了?怎样才能判断出孩子得肺炎了?常说治病输液好的快,是不是真的?又有人说输液对身体不好,那到底该不该输液?

以下贝贝针对小儿肺炎的常见问题,结合专家意见给出了相关问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肺炎的起因

肺炎一般由感染因素造成,这些感染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

常见的感染因子有:

肺炎链球菌(SP)——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起因。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细菌性肺炎第二种最常见的起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年龄不足2岁,尤其6个月以内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起因,也是毛细支气管炎的最常见病原体,冷暖交替季节,如冬春季多发。

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学龄期儿童常见。

2

肺炎的传播途径

肺炎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有些细菌和病毒可以停留在儿童的鼻腔或咽喉处,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如被吸入则可感染肺部。细菌和病毒也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后在空气中产生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而传播。此外,肺炎还可通过血液传播,尤其是在分娩期间和紧接之后的阶段内。

3

肺炎的常见症状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发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肺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和咳嗽,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对于幼儿来说,得肺炎可能不出现咳嗽,也有可能不发热,仅仅是不吃奶、吐奶、精神状态不好、呼吸困难等。

发热情况

儿童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度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儿童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度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单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咳嗽和呼吸

判断孩子是否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4

肺炎有哪些严重后果?

虽然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代表所有的肺炎都是这么危重,90%都是比较轻的,重症肺炎比例是比较少的。

但一旦是重症肺炎,需要特别注意,可能影响到心脏引起心衰,或者感染性心肌炎;感染肾脏引起肾炎;感染到消化系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肠麻痹,这些孩子呼吸困难,腹胀非常严重;另外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这是因为一些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会直接影响到神经细胞,同时肺炎会造成比较明显的缺氧,二者协同会出现中毒性脑病、缺氧性脑病;缺氧同样可以影响孩子的多个器官系统。也就是重症肺炎会引起全身系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5

发现有不适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

确诊肺炎,血常规是一定要做的,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初步看看孩子是什么原因感染的;但如果想要明确是什么感染,需要做痰培养等病原检测,但这个周期是相对较长的,所以血常规是初次诊断的关键因素。如果白细胞比较高,可能就是细菌感染,但如果是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的话,也许是病毒感染。

如果是轻症的肺炎,医生通过听诊听到固定中小水泡音,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肺炎,不用再做胸片了。但如果高度怀疑是肺炎的患儿,体征不是很明显,或者是发现孩子呼吸困难,病情较重,就要做一下胸片。

更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包括血培养、痰培养、病毒抗原检测、支原体抗体检查等。

6

肺炎是不是都需要输液?是输消炎药吗?

输液是我国医疗很大的一个问题,大家嘴上说都知道输液不好,但都喜欢输,觉得这是最快的治疗。但其实输液没有必要做的这么多,90%的肺炎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都是轻症肺炎。我国儿童肺炎的诊疗指南上也明确指出,很多肺炎其实口服药治疗就可以了。

如果确诊了是重症肺炎,可以输液治疗。如果是症状比较轻的孩子,无论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都不用输液。有些孩子因为一些并发疾病原因无法服药治疗,比如严重的呕吐、腹泻,不能口服药物,这个时候是可以输液的。

很多人认为消炎药要从静脉输入才能治疗的快,其实这是误解。大家说的“消炎药”在医学上叫抗菌素,大家认为“肺炎是一种炎症就要用消炎药”,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是病毒性肺炎,那么抗菌素是没有治疗效果的,对症治疗就可以了。选用抗菌素,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可能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也是不同的,新生儿、一些比较小的孩子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那么就用针对这一类细菌的抗菌素,而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就需要针对球菌的抗菌素。所以我们不能说不管是什么感染,一概用抗菌素治疗,这是很不合适的。

7

输液的副作用很多吗?

是的,输液的副作用非常多。静脉给药,人体是不能选择的,打进去多少药就是多少药;而口服的药物要通过肠道进行“选择”,同时肝脏也会进行代谢,把毒性减小,静脉输液就做不到;另外静脉输液进入血液的不仅是药物,还有输注的液体中的微粒,这些颗粒进入血管里很难被排除,就会在人体器官里发生沉积,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就容易被堵住,比如说肺部。那么将来孩子很容易因为这些颗粒造成反复的感染,也就是治肺炎,反而弄得自己更容易得肺炎。所以再次强调,不是重症的患儿是不必输液的,吃药就可以了。

对于这些重症肺炎的孩子,如果体温已经正常,咳嗽减轻,但肺炎未完全好,这个时候输液也可以停了,改用口服药物序贯治疗即可,没必要一直输液。

8

病毒性肺炎需要输液吗?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比如流感性肺炎,那么适用于输液的药物是很少的,非重症肺炎不需要输液,主要还是靠口服药物,比如流感有专门的药物;而其他某些病毒感染,实际上是不需要抗病毒药的,只需要对症治疗,比如用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咳嗽,或者一些止咳中成药等等,改善孩子症状就可以了。

肺炎的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好,但是目前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细菌性肺炎在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耐药问题。抗生素耐药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如在不是细菌性肺炎而是病毒性感冒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细菌耐药增加使得可应用的有效抗生素越来越少,增加了儿童肺炎的治疗难度和死亡率。

9

哪些表现说明孩子的身体正在恢复?

第一个是孩子体温恢复正常,第二个是孩子的剧烈咳嗽逐渐缓解,并且能够排痰;还有就是孩子的精神状态比较好,没有嗜睡、不吃不喝的表现,食欲也在增加,这些都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一般来说孩子不咳嗽了,也没有其他的症状,就可以回到集体生活了。这时候恢复的差不多了,没有传染性,也不会再反复。

10

怎样预防肺炎?

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物,不偏食,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接种预防针,在疾病流行季节少去人员集中的地方等。

对于有过敏性鼻炎、哮喘、佝偻病、维生素缺乏等疾病的孩子,积极治疗这些疾病,有助于减少肺炎的发生。

11

如何判断孩子是感冒还是得了肺炎?

有时小儿感冒与肺炎症状相似,容易混淆。感冒时患儿精神状态较好,而肺炎时常烦躁、哭闹、或昏睡;感冒时食欲尚正常,而肺炎时食欲明显下降;感冒时咳嗽一般较轻,没有呼吸困难,而肺炎时可有气促、喘憋,可有呼吸困难,婴幼儿可有口周发青和鼻翼扇动。

肺炎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继而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可见患儿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肺部听诊可有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胸片可见渗出阴影。患儿家长若发现孩子呼吸急促,医院就诊,由儿科医生诊断。

12

接种疫苗可以防止肺炎发生吗?

肺炎疫苗主要有三种,分别是7价疫苗、13价疫苗(蛋白结合疫苗)和23价疫苗(荚膜多糖疫苗)。7价和13价疫苗适合于2岁以内的孩子,一般在宝宝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再进行一次强化(13价相当于7价的升级版)。23价疫苗适合于2岁以上的孩子(刺激婴幼儿产生抗体的能力差,而2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只需接种1次。若联合流感疫苗使用可增加免疫效果。但疫苗只针对肺炎球菌肺炎,大约可维持5年,并且对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没有免疫作用,所以并不是打了疫苗的宝宝就一定不会得肺炎。

13

孩子得了肺炎如何护理?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夏天闷热应用空调或电扇,不要直吹宝宝。冬季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可用加湿器。室内温度应在24℃~26℃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细细的小棉签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注意不要强制去弄,宝宝反抗很厉害就放弃,别伤了宝宝的鼻粘膜。

14

肺炎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可以中医治疗吗?

肺炎的治疗一般以抗感染为主,吸氧、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中医在治疗病毒性肺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急性期清肺化痰,缓解期扶正养阴。除了中药辨证内服以外,还有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推拿等外治法,可大大缩短发热、咳嗽、痰壅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减少肺炎复发。

口服中药

中药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结合每个小朋友肺炎后期的实际情况来调配,可谓是“量身定做”。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现在中药剂型也多种多样。除了有传统的煎煮的中草药饮片,还有只需用开水冲泡的中药剂型。剂型的变化同时减少了中药“苦”味,让小朋友相对容易接受。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夏季有“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而冬季“三九天”同样是敷贴的好时机。混序常贝小儿贴也是这个原理,通过特定穴位刺激,达到治愈效果。

推拿

小儿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在预防、治疗、保健恢复上都有很好的效果,还能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

急性期小儿肺炎在经过正规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之后,病情都能得到控制,日趋康复。但有部分患儿由于素体虚弱或感邪深重,正气受损,机体不能迅速复元,或无力清除余邪而致病情迁延日久不愈。临床可见咳嗽不断,喉间可以闻及痰声辘辘、自汗、盗汗、胃口不佳、甚至病情反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

中医的一些特色治疗,可以激发患儿免疫机能,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清除余邪,使患儿能够尽快康复。

以下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医科李继君医师,针对小儿肺炎给出的处方,给大家作参考,对中医知之甚少者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风寒束表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咳嗽气急,舌苔薄白,痰稀色白。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适用于肺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初期,无明显发热、无汗或少汗者。“小贴士:麻黄发散作用较强,易耗伤正气,平素容易出汗,体质虚弱易感冒的不宜直接使用本方。风热袭表发热,怕风,汗出、口渴,咳嗽不爽,舌苔薄黄。银翘散,由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荆芥穗、生甘草、淡豆豉等组成。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炎初期,发热明显,没有怕冷表现,而且口渴的。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则当禁用。“小贴士:方中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闻到比较浓的药香味出来了就可以了。痰热闭肺发热咳嗽,憋喘,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痰黄黏稠。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生甘草四味药物组成。辛凉宣泄,清肺平喘。适用于小儿肺炎极期,痰涎壅盛,喘咳程度重的;也适用于肺炎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肺脾气虚证咳嗽无力,面色白,易出汗,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炒)、防风三味药物组成。益气,固表,止汗。可用于肺炎后期,病程迁延,表虚不固,或体虚易感风邪者。以上药物研末,6-9克/次,每日2次。“小贴士:为保护胃中津液,一般要用大枣3-5枚,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减少。

由于时令和节气,目前感冒肺炎高发,医院输液最为妥当。殊不知小儿稚嫩之体,怎受得了如此“折腾”。每当看到幼小的身体,饱受输液之苦,贝贝总是心生怜悯。

今年的流感诊治指南,已重点强调中药治疗,可谓官方的醒悟。可是,家长们又体会到了什么呢?孩子越来越容易生病,都归结于孩子的抵抗力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不知道家长们是否好好想过。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用

请转发朋友圈吧,

还能得价值元的游玩票

详情请看文末介绍

混序常贝小儿贴

父母千万不要小看了鼻炎,如果鼻炎久了,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长期鼻炎会使孩子鼻腔堵塞,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孩子易出现头昏、嗜睡、上课难以集中精力等症状。

混序常贝小儿贴,纯中药,不含抗生素,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达到治疗效果,由数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研制而成。目前,感冒、退烧、止咳、腹泻、便秘贴已经上市,并获得了广大妈妈的认可。

另外,混序常贝中医团队,精心为家长朋友准备了有关宝宝常见病治疗方法及科学育儿的免费课程,每周一节课,帮助家长凭借专业的护理知识更好的照顾宝宝。

混序常贝小儿贴,常备保健康

猜你需要

医院不乱吃药,儿科专家教你最全的中医治疗法

从细节看孩子生病前奏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辩证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mxxjy/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