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易多发湿热病,鉴于很多湿热病都属于流行性疾病,病情变化快、程度重、易防、难治,因此,对于常见的小儿湿热病,家长要了解一些防护知识,预防湿热病找上孩子,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文
罗伟(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
覃静
常见病症之病毒性心肌炎
夏季之所以是心肌炎的高发期,与炎热天气里的湿热之邪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患病的表现
因湿热邪气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多有以下表现:
寒热交替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孩子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胸闷等表现,同时还会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动较快,脉搏没有规律地跳几下停一下等症状。
预防的方法
增强孩子的体质,积极预防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同时避免孩子过度劳累,防止精神刺激。
护理要点
1.急性期时,要让孩子卧床休息,一般需在休息3~6周,重者宜休息6个月~1年。当孩子的体温稳定3~4周,心衰控制、心律失常好转、心电图改变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孩子的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少量多餐,忌食过于肥甘厚腻或辛辣之品。
3.发现孩子烦躁不安时,要及时看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镇静剂,以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减轻心肌负担,减少耗氧量。
4.要遵医嘱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孩子的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时,要马上看医生,以便医生采取各种抢救措施。
常见病症之高热惊厥
夏季湿热之邪导致的高热惊厥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受湿热疫毒侵袭而发病。
患病的表现
孩子出现持续高热,频繁抽搐,神志昏迷,胡言乱语,腹痛呕吐。另外,孩子还有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舌苔黄腻等表现。
预防的方法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避免频繁惊吓和跌倒。
做好防护,避免孩子被正流行的细菌病毒感染,给孩子按时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
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发热初期(腋温≥38℃)要及时给予解热降温药物,必要时加服抗惊厥药物。
护理要点
1.孩子抽搐发作时,切勿强制按压,以防骨折,应让孩子平卧,头侧位,保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
2.保持室内安静,避免过度刺激。随时观察孩子的面色、呼吸及脉搏变化,防止突然出现较严重变化。
3.对于患有夏季湿热病的孩子,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惊厥反复发作。
4.家长要保持冷静,以免情绪波动影响到孩子。
常见病症之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是孩子夏季易高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之所以夏季高发,同样和夏季湿热之邪关系密切。
患病的表现
宝宝会持续发热,精神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干,手、足、口部、四肢、臀部出现疱疹,疱疹颜色呈现紫暗色,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浑浊,孩子会因疱疹痛痒剧烈而拒食。此外,孩子还会有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等表现。
预防的方法
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发现周围有疑似手足口病的病人,要及时将孩子与病人隔离开来。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孩子的饮食起居要规律,营养摄入要均衡。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要避免阳光暴晒,以防孩子过度疲劳而降低机体抵抗力。
护理要点
1.孩子患病期间,宜给予清淡、无刺激的流质饮食,多喝凉白开,进食前后可用温开水漱口,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2.注意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不要让孩子用手抓挠疱疹,以防感染。对已经出现感染的疱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收敛燥湿的外用药物涂抹。
3.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被排泄物污染的衣物或床上用品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并在阳光下暴晒。
4.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孩子出现神智变化等并发症,要及时就诊。
文章来源
《父母必读》杂志年7月刊
制作
木子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