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又到了红眼病的高发季节了。红眼病,又叫急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结膜急性炎症,发病时会出现眼睑和结膜红肿,会感到眼部发痒、疼痛、看不清东西,流泪等。它是一种传染病,在春夏季节容易流行,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红眼病”有可乘之机。
传染途径:
红眼病主要是由病毒传播,红眼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红眼病患者的眼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发病时感觉眼部不适,会经常用手去揉擦眼睛,眼睛分泌物污染手指,毛巾等,再通过污染的手触摸他物而传染他人,如与患者同用一条毛巾、手帕,再揉擦自己的眼睛便会受到感染。若水源被红眼病人的眼分泌物污染后,常可发生游泳后或者公共集体爆发流行。
红眼病的流行没有严格的季节规律。人群对红眼病普遍易感,本病病后具有免疫力,痊愈后很少发生同一类型病毒的再次感染。
症状特点:
感染了红眼病致病病毒,一般1天后即可出现症状,红眼病起病急骤,患者眼内有异物刺激感或烧灼感,结膜肿胀,怕光,眼部分泌物(眼屎)增多,若伴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眼睑水肿、充血、眼红、流泪、眼球痛。检查可见弥漫性的眼球结膜充血,续而出现结膜下出血。本病发病初始多为单眼,很快殃及另一侧眼。儿童病例一般2至3天即可痊愈。
出现症状后如何处理?
出现红眼病的症状,医院眼科门诊检查,当被确诊为红眼病时,按照规定隔离。搞好个人卫生,防止家庭内传播。隔离期限为7天,到症状消失为止。
如何做好预防?
1、搞好个人卫生及家庭卫生,特别是手的卫生。要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家庭内做到分巾分盆,并注意水龙头消毒;外出时最好带消毒纸巾,不借用或公用毛巾、手帕。
2、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托幼机构发生病例时要注意玩具、毛巾、水龙头等物体的消毒,避免内部传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