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堂海腹部内脏动脉急性栓塞的诊疗策略

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 http://www.hldxc.com/

腹主动脉主要分支包括膈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右肾上腺中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性腺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左右腰动脉等。临床上常见的腹部内脏动脉急性栓塞主要包括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肾动脉栓塞和急性腹腔干动脉栓塞。在近期举办的相关学术会议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血管外科的赵堂海教授针对“腹部内脏动脉急性栓塞的诊疗策略”这一话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

病因

(1)心脏栓子通常来自心肌梗死后的附壁血栓、与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颤相关的心房血栓、来自心瓣膜的心内膜炎感染性栓子(比较少见);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

(3)因动脉导管造影术而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大血管病变如腹主动脉夹层、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高粘滞血症等。

临床表现

出现Bergan三联征,用一种疾病不能解释症状时,应高度怀疑ASMAE。

(1)起病急骤,症状与体征不符的剧烈上腹或脐周疼痛(杜冷丁可无效);

(2)胃肠道异常排空亢进现象(肠鸣音亢进、恶心呕吐占1/3,腹泻占1/4);

(3)伴发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

庄艳等在年12月发表的《国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例临床荟萃分析》中统计了年1月至年1月国内例ASMAI临床结果:例(64.2%)通过手术确诊;例(30.1%)通过DSA确诊;50例(5.7%)通过CTA确诊,ASMAE初步诊断的误诊率高达58.1%,可见临床上ASMAE的诊断困难。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改善患者心血管状况,避免使用升压药;提供%的氧气或必要时辅助呼吸;足够的液体复苏;抗凝、溶栓治疗;插鼻饲管;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在维持稳定血压的情况下控制疼痛。

(2)腔内治疗: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sis,CDT)、机械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PTA)、支架植入等。CDT或CDT+PTA+stent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也最为有效的方法。有研究表明自年至年间患者接受腔内治疗比率增高,腔内治疗有更好的获益: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肠切除率小、术后肠外营养使用率少。

(3)开放手术:只要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或辅助检查证据支持肠坏死者应当机立断进行剖腹检查。不具备腔内治疗技术或设备条件者,一旦诊断明确,也要立即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Fogarty导管取栓术、SMA旁路移植术、肠管切除术。出现肠管坏死进行肠切除术,术中应注意判断肠管活力、减少肠管坏死面积、损伤控制性手术、避免短肠综合征以及术后肠管血运的观察。

(4)杂交手术:逆行开放肠系膜支架植入(ROMS)是一种有效的混合技术,与广泛的搭桥手术相比,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经皮肠系膜动脉支架植入术(PMAS)失败后,ROMS应作为第二选择。

急性肾动脉栓塞和急性腹腔干动脉栓塞

病因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多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等;肾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动脉发育不良、外伤或手术后形成的血栓栓塞、少数为脂肪及肿瘤栓子也可导致肾动脉栓塞或急性腹腔干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

(1)急性肾动脉栓塞(ARAE):突发病侧肾区疼痛,可为剧痛,也可为钝痛或胀痛,可向肩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烧、血尿、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增高。可引发肾性高血压。肾区叩击痛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急性腹腔干动脉栓塞: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肝动脉血栓形成(HAT)是肝移植术后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表现为移植物功能障碍(61.3%),随之发生暴发性肝细胞坏死(16.3%)。英国肝病咨询小组将LDLT术后21天内发生的HAT定义为E-HAT。

治疗方法

(1)治疗的时间窗:肾脏血供主要由肾动脉供给,侧支血管细少,一旦动脉急性阻塞极易发生缺血梗死,呈楔形凝固性坏死灶。肾动脉栓塞的关键在于恢复肾脏血流,肾缺血的耐受时间一般为60~90min,故而血运重建越早,肾功能恢复越好。

(2)保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静脉全身溶栓、抗凝治疗、对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3)手术治疗:针对ARAE的手术治疗中,外科取栓术或主-肾动脉搭桥术的病死率和肾损失率较高,已很少应用;若药物治疗数周后,血栓仍未溶解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急性腹腔干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包括动脉血管重建、手术血栓切除术。肝移植术后3天内发生的E-HAT,首选手术治疗,因为此时血栓形成的原因多为技术性的,而且组织黏连尚未形成,暴露比较容易。

(4)腔内治疗:ARAE的腔内治疗方式,CDT治疗急性肾性闭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是在长期缺血的情况下,也应注意抢救肾脏。HAT的腔内治疗,包括CDT和PTA在内的血管内入路在早期HAT(4~21天)治疗中逐渐成为一种侵袭性较低的手术替代方案,开放式手术可与之结合使用。

总结

血管腔内治疗可作为无器官缺血坏死的腹部急性内脏动脉栓塞的首选治疗方式。一旦出现器官缺血坏死要尽早实施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关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dzz/4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