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小感冒,让20岁女生多器官衰竭心脏

最近天气阴晴不定,气温也忽高忽低。很多人在厚衣薄衫之间“反复横跳”,一不小心就突然感冒了!

小小一个感冒,很多人也不太在意,随便买点药吃,或是不管不顾扛一扛,都是常事。

但小编今天要提醒大家,千万别小看感冒,处理不当可能会出大事!

别不信!最近,就有一位20岁女孩差点因此送命!

一场小感冒,

让20岁女生心脏骤停、命悬一线

据桂林生活网报道,近日,20岁的在校大学生晓慧(化名),因突发感冒并伴有发烧、胸闷1天等症状,自行服药后病情却愈加严重,被送医院。

经过诊断,她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期间,晓慧突发心源性休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肝、肾),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急症,可谓命悬一线。

图源/网络

尽管已紧急行气管插管,并使用大量血管活性药,但她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心脏随时可能停跳。

危急之际,诊疗团队决定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可就在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与麻醉科主任沟通进行急诊手术期间,晓慧发生心跳骤停。

好在经过5天的ECMO支持治疗和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晓慧的病情逐渐好转。

看完这则新闻,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心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七上八下、大起大落的?

这也太惊险了吧?!

细心的读者可能要问了:这件事的源头,不就是个小小的感冒嘛?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小小一场感冒,是怎么引发心肌炎的?

在常见的感冒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对心肌细胞“情有独钟”。

如果感冒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疏忽了,或处理不当,病毒就特别容易对心肌组织发动攻击,从而造成病毒性心肌炎。

早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一般经过严格的休息、补充营养、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心肌细胞在3个月的休养生息后或症状消失,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活动,最好1年后才恢复日常运动。

若治疗不及时,病毒性心肌炎会迁延不愈,转成慢性心肌炎,最后发展成为心脏扩大、心功能衰竭、心肌病等严重后果。

不过,比较麻烦的是,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也就是说,除了心脏方面的症状外,其他症状往往与感冒时的症状难以区分,比如肌肉酸痛、嗓子疼、发热等。

这就很难引起患者、家人及医生的警惕,而继续按照感冒治疗,终会造成疾病延误。

这么说来,咱们就对它束手无策了?

也不是。

虽说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的临床症状不够典型,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具备一些相对容易分辨的不适症的。

譬如,病毒性心肌炎一般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后,一到三周内,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疲乏感等,病情可轻可重。

但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当务之急都是向专业医生求助。

当然,除了有病治病,其实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来说,重中之重在于预防。

病毒性心肌炎,到底该怎么预防?

1、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感冒

病毒性心肌炎重在预防,平常要注意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感冒。

2、如果感冒,要牢记4件事

作为一种常见病,很多人即便感冒了,也不会因此而减缓学习、工作、玩乐、运动的节奏。

但问题是,机体感染病毒后,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若没能好好休息,就很难抵抗得住病毒在体内,尤其在心肌细胞内的大量复制。

因此,感冒后应注意休息,减少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

同时,还应多吃新鲜蔬果,因为大量维生素C有助机体杀灭病毒。

另外,要根据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帮助机体杀死病毒。

总结下来就4件事:多多休息、减少运动、常吃蔬果、适当用药。

3、感冒后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就诊

普通感冒如出现心悸、胸闷、“打蔫”或者脉搏不正常等症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转载须得授权,侵权必究

右下角,您点一个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初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dzz/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