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高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
近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ICU、干部内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已转入普通病房。
患者男,86岁。以畏寒、高热伴上腹部疼痛入院干部内科。患者既往有脑梗死病史,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且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入院后患者反复高热、腹痛,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意识淡漠、血压下降(最低85/60mmHg),血像2万多,肝酶异常,腹部CT提示:胆总管结石。
诊断明确:重症急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胆总管结石。如果不及时救治,进行胆道减压,患者很可能病情迅速进展,休克不可逆转,进而多脏器衰竭,死亡率非常高。但患者为高龄,心肺功能较差,脑梗死痴呆状态,休克血压等诸多风险。不解决胆道梗阻问题,单纯抗炎保守治疗可能很难起效,外科手术风险更大。
消化内镜中心贾国法主任、麻醉科韩雪敏主任、ICU王建斌主任、干部内科薛红新主任等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达成一致意见:(1)重症急性胆管炎,首选非手术急诊胆道减压,即急诊ERCP、EST、ENBD,迅速降低胆道压力、解除胆道梗阻,为救治的首要措施;(2)麻醉风险评估,如此高龄、心肺功能差、休克状态,且合并多种疾病,麻醉风险很高,充分评估,准备预案;(3)术后气管插管后复苏,须进入ICU后续心肺复苏管理,脏器功能恢复,综合治疗。8月20日下午,在消化内镜中心气管插管全麻下,急诊行ERCP、EST、取石术、ENBD。ERCP手术顺利,插管-胆管造影-显示结石-气囊扩张-大量脓性胆汁溢出-取出结石-置入鼻胆管引流。ERCP手术结束转入ICU复苏,脏器支持管理,经过1周左右综合治疗,患者转为为安,病情好转,胆道感染控制,生命体征稳定,转入普通病房恢复。
主乳头位于憩室内左侧紧贴憩室壁,寻找困难,插管难度大
十二指肠镜进入憩室内插管,运用多种技巧,导丝反复进入胰管,胰管导丝占据下超选胆管成功
因乳头很小,切开风险高,故单用气囊扩张
用网篮取出一枚结石(大小约0.8x1.2cm),置入鼻胆管引流(脓性胆汁)
1周后造影复查:胆总管无充盈缺损影。拔出鼻胆管。
小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severscholangitis,ASCT)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管疾病,常因胆管结石、肿瘤、寄生虫、狭窄及感染所致。临床上以上腹痛、寒战、高热和休克为特征,可并发败血症、内毒素血症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50%。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典型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和Reynold五联征。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往往症状体征不明显,有时腹痛不明显,有的仅出现黄疸症状,有的仅表现寒战高热而无腹部症状,有的直接表现精神意识障碍。需要临床仔细甄别。ASCT治疗主要原则是迅速解除胆道高压,控制胆道感染和败血症。其中急诊减压是治疗的关键,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急诊ERCP胆道减压已成为ASCT的首选措施,ERCP的广泛应用,也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救治成功率大幅提高。
闲言碎语:本例救治成功,除了学科协作和技术能力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相信淮人医救治团队,不瞻前顾后,让医生放开手脚,全力以赴。患者家属的理解、配合、信任,给了我们充分的信心,是为成功因素之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