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
A:炎症局部体征
(1)墨菲征;(2)右上腹肿块/疼痛/压痛。
B:全身炎症反应
(1)发热;(2)CRP升高;(3)WBC升高。
C:影像表现
影像显示急性胆囊炎表现。
诊断标准如下:
1.怀疑诊断:A体征一个+B体征一个。
2.明确诊断:A体征一个+B体征一个+C。
2)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1.GradeIII急性胆囊炎(严重)
急性胆囊炎伴有以下任何一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1)心血管系统:血压需要多巴胺(5ug/kg以上)或者肾上腺素维持;
(2)神经系统: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
(3)呼吸系统:PaO2/FiO2<;
(4)肾脏功能:少尿,肌酐>2mg/dL;
(5)肝脏功能:PT-INR>1.5;
(6)造血系统:血小板低于10万/mm3。
2.GradeII急性胆囊炎(中度)
急性胆囊炎伴有如下情况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建议在96h内进行)。
(1)WBC高于/mm3;
(2)右上腹触及肿块;
(3)病程超过3天;
(4)局部炎症明显(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肝脓肿、胆源性腹膜炎、胆囊穿孔)。
3.GradeI急性胆囊炎(轻度)
急性胆囊炎患者无基础疾病、无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胆囊炎局限、胆囊切除术风险低。
病原学(胆汁培养)
抗感染疗程
社区获得性I级、II级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24小时内可停用抗生素。若存在气肿改变和手术中探查到有胆囊坏死征象者,抗生素推荐使用4-7天。
社区获得性III级急性胆囊炎:若感染源已被控制,抗生素使用疗程推荐为4-7天;若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肠球菌、链球菌等,抗生素至少使用2周。
医疗机构获得性急性胆囊炎:若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肠球菌、链球菌等,抗生素至少使用2周。
急性胆囊炎的集束化治疗
1当怀疑急性胆囊炎时,每6-12小时根据TG18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直至诊断确立。
2首选腹部超声检查,若诊断需要可行CT或核素肝胆显像检查。
3诊断一经确立,即考虑是否需要行胆囊切除术,并给予按实际情况给予液体复苏、输血、禁食、镇痛和抗生素治疗。
4I级(轻型)患者,推荐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stectomy,LC),手术时机为症状出现7天内,72小时内更佳。
5选择保守治疗的I级(轻型)患者,若初始治疗24小时效果不佳,且一般状态良好,症状出现或胆道引流术后7天之内,需重新考虑早期LC。
6II级(中型)患者,若患者一般状态尚可且医疗机构LC技术良好,考虑行急诊/早期LC;若患者一般状态较差,则选择急诊/早期胆汁引流或延迟LC。
7III级(重型)患者,若手术风险高a,则行急诊/早期胆汁引流;若既无阴性预测因素b也无FOSFc,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且医疗机构LC技术良好,亦可选择早期LC。
8对于II级和III级患者,需行外周血和/或胆汁培养。
9若无急诊LC、胆汁引流和重症监护条件,需考虑将患者转至上级医疗机构。
赵亦雯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