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华教授急性肝衰竭的激素应用和营养支持

急性肝衰竭(AHF/ALF)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损肝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药物与毒物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已长期无症状者的肝脏2周内所引发的,以进行性黄疸、意识障碍、出血和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激素应用和营养支持一直是临床热点,在第五届京津冀感染肝病高峰论坛上,首都医科医院孟庆华教授对此话题展开精彩论述,肝胆相照平台对会议进行直播,并对该讲座进行整理,现分享如下。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看完整视频

不同分类肝衰竭病因

急性肝衰竭的患病率及病死率

在发达国家,ALF的发病率不足0.5/10万人/年。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仅约人;在欧洲,ALF大约占所有肝移植患者的8%(由于部医院/中心救治前即已病故,估计实际发病率高于目前的报道)。

临床对此病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ALF的病死率也已从最初的80%降至20%~30%。

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

急性肝衰竭的全身表现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目前最常用的ALF预后评分系统是英国皇家医学院(KCH)标准。

影响预后的因素:

1.病因;

2.年龄:40岁以下者的预后比40岁以上者的预后好;

3.中毒症状;

4.肝脏大小;

5.HE程度:I-II期预后相对好,Ⅲ-Ⅳ期预后差;

6.并发症:严重感染伴有感染性休克、DIC或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肾衰竭,是促进AHF死亡的常见并发症;

7.生化及血液学检查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现状

急性肝衰竭的激素应用

激素具有双刃剑作用,要做好辅助支持治疗

肝衰竭的营养特点

?严重摄入不足,三大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

?肝糖原含量下降,糖异生增加

葡萄糖分解→脂肪分解

?蛋白分解增加

急性肝衰竭的代谢状况

?ALF患者REE、REE/pREE升高,呈高代谢状态。

?ALF患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以RQ降低、CHO降低、FAT升高、PRO升高为主。

?持续存在的营养不良,不予以营养干预治疗将增加感染概率和病死率。

?在综合治疗中营养干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肌肉衰减

是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突出表现

骨骼肌指数和腰大肌指数的测定

L3SMI

?通过CT来计算第3腰椎水平肌肉面积/身高(cm2/m2);

?诊断肌肉减少症:女性39cm2/m2;男性50cm2/m2;

?等待移植的ESLD,肌肉减少症发生率40%;

?不受水钠潴留、BMI、脂肪容积影响,客观、可重复。

肝衰竭的营养干预

?1.3倍REE;

?CHO应占50%-60%的非蛋白质能量需求;

?脂肪乳中n-6非饱和脂肪酸应低于传统纯大豆油乳剂,并占40%-50%的非蛋白质能量需求;

?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蛋白质供应量为1.2g/kg/d,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则为1.5g/kg/d;

?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必须从肠外营养开始时,每日给予。

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治指南

肝性脑病如何摄入蛋白

蛋白摄入和肝性脑病

专家共识意见

《慢性肝病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专家共识》指出:

1.年ESPEN指南对急性肝衰竭推荐能量供给量为1.2-1.3倍REE;

2.我国年肝衰竭指南推荐肝衰竭患者能量摄入35-40kcal/kg;

3.预防和治疗低血糖对于肝衰竭很重要,建议葡萄糖2-3g/kg/d;

4.急性肝衰竭,肠外营养氨基酸0.8-1.2g/kg/d,或肠内营养蛋白质0.8-1.2g/kg/d,以支持蛋白质合成代谢;

5.首选肠内营养;

6.欧洲指南推荐的肠外营养支持中氨基酸制剂剂量在国内使用时按肝功能适当减量。

专家简介

孟庆华

首都医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肝病重症医学科专家。兼任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防治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学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肠外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肠外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年度荣获第三届北京市“首都健康卫士”称号;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年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年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征稿

欢迎投稿到邮箱:tougao

igandan.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