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导致ldquo拓永刚rdqu

12月9日,在《士兵突击》中饰演拓永刚的刁海明因长期患病导致心力衰竭,抢救无效离世,享年45岁。圈内不少好友深感惋惜,发文悼念。那么,心力衰竭到底是什么鬼?该如何预防治疗呢?

心力衰竭占心血管病死亡的第一位

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处在持续上升的阶段,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的四成以上,是我国国民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第一位,各种心血管病最终走向心力衰竭。

重庆市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耿召华教授说,据推算,我国至少有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目前中国慢性心力衰竭人群患病率约0.9%,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来自国医院的研究分析显示:近15年来,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期间的死亡率达5.4%,医院死亡率更高。

冠心病和高血压

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两种常见病

耿教授说,20年前,心力衰竭的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主,调查发现,近年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病率逐渐下降,而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快速增高。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冠心病引起广泛持久性心肌缺血,和(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大量的心肌坏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目前,中国冠心病患病人数达到1千万以上。高血压是仅次于冠心病的心衰的原因,高血压导致心脏在收缩射血时的阻力增加,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脏加强收缩并引起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心脏输出足够的血量以满足机体需要,但长期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并导致心力衰竭。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7亿。冠心病和高血压成为中国中老年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中青年要警惕

心肌炎和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

除了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心力衰竭。耿教授说,心肌炎和心肌病更青睐中青年,常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反复上感后发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都可以导致心肌损伤并引起心肌坏死,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并在心肌外形成瘢痕组织,造成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感染中毒及药物毒性也可以造成心肌损伤坏死。

糖尿病患者也要警惕心力衰竭悄然来袭

耿教授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国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仅次于高血压患病率(18.8%),长期糖尿病尤其是血糖长期未控制,可以引起心肌和微血管损伤,并加速冠状动脉硬化,造成缺血和心肌代谢障碍,引起糖尿病性心肌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耿教授还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长期房颤也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心脏健康的常见原因。瓣膜退变引起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为主,造成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心室逐渐扩大,超过一定限度后必然出现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走向心力衰竭。随着心脏扩大,多数会出现房颤,心跳长期快而不规律,心脏有效充盈减少,加速心力衰竭的出现。老年人如果再合并慢性贫血,心脏的容量负荷会进一步增大,心衰容易更早出现。

心力衰竭需要针对性的防范

心力衰竭如此危险,那么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呢?耿教授指出,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都患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因此,需要针对性的防范。

在预防心力衰竭时,第一需要及时做心脏多普勒检查,观察左心室功能有无障碍,同时可做超声心动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腔有无扩大;第二要积极防治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缺血;第三避免体力过累及精神刺激;第四使用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β受体阻滞药(如倍他乐克)、他汀类调脂药、通心络胶囊等均可减少心衰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第五冠状动脉阻塞严重者,宜做介入治疗,加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药物。

预防心力衰竭这4点需要注意

耿教授说,除了对引发心力衰竭的基础病症对症下药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有所注意。

1.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当然,患了心力衰竭也不要过于悲观,针对不同的心力衰竭,我们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且对病情加以控制,就能尽量避免影响生活质量。”耿教授说,虽然心力衰竭如此“凶猛”,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就无法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只要心力衰竭控制得好的话,病情是可以稳定下来的,正常人一般的活动都是可以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xjyhyz/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