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来势汹汹,让各位家长措手不及。不要惊慌,医院儿科主任黄正德带您来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相关内容。
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一般表现: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等。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
1.肺炎(最常见)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重症容易合并细菌、真菌等感染,严重者可出现ARDS。
2.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多见于儿童。
3.心脏损伤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和急性肾损伤等。
5.脓毒性休克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治疗原则: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时机,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h内,在评价风险和收益后,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预防
(一)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次,每日一次,使用7天)。
普通感冒VS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打喷嚏、鼻塞、鼻充血或流鼻涕,同时伴有嗓子疼和咳嗽、低烧、头疼等。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流感的病原和普通感冒是不一样的,它的病原主要是甲乙丙3种类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最直接的辨别方法就是验血!
流行性感冒症状重,主要症状有高热,寒战,全身酸痛,乏力症状明显。
流感的主要症状之一为发烧,通常会持续3-5天甚至7天,用退烧药就降温,药效一过又烧上来是常见现象。
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医生诊断不是重症,麻麻们就可以居家护理发烧,不要因为宝宝1-2天没退烧就反复就医。
Q:怎么做好流感预防?
A: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的传播,避免带娃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人多的地方可以给娃戴口罩;平时要培养娃勤洗手的习惯、家里多开窗通风等。每年流感季注射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Q:流感怎么治疗?
A:根据年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出: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体温没有超过38.5℃的,建议妈妈们使用温水浴、温水擦身体等物理降温的办法,让宝宝更舒服一些。
需要明确的是:没有药能预防感冒的发生和阻止病情发展,每次服药中间要间隔4-6小时。出于儿童用药安全考虑,所以建议不要给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
我们以不用药、少用药、局部用药、不盲目给娃服用抗生素为原则,同时要注意及时给娃补充水分、给宝宝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Q:反复高烧不退怎么办?
A:流感引起的发热一般会持续3-5天,甚至7天以上,吃了退烧药就能退,药效一过就再次烧起来、反反复复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妈妈们不必过度焦虑。爸爸妈妈们发现宝宝发烧了,就会急着想办法退烧,怕宝宝「烧坏了脑子」。一小部分病毒引起的疾病会导致40℃以上的高烧,除非超过41.7℃,通常的发热并不会造成脑损伤。宝宝发烧时,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