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界有句老话: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这一条腿指的就是蘑菇,可见这蘑菇的营养确实不一般啊。
蘑菇不光营养丰富,
还味道鲜美、香气沁人,
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但是!(敲黑板划重点)
就是这蘑菇,差点让湖北杨先生一家四口险些送命!
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25日上午,53岁的杨先生和弟弟到九峰山玩,在山腰看到草丛里长有一种白色的蘑菇,和平时吃的平菇很相像,他俩便采摘了一些,打算做晚餐尝尝鲜。傍晚,兄弟俩将蘑菇清洗干净后,煮了一锅汤,并和母亲、妹妹一起喝了菜汤。
当天夜里,母亲和吃了4片蘑菇的杨先生先后10余次腹泻、呕吐,甚至出现便血。第二天,弟弟和妹妹也先后上吐下泻,医院。因病情危重,6月27日,四医院。
经过检查,婆婆多个内脏功能受损,杨先生中毒最深,肝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值15倍,已无法小便,反复腹泻达百余次,身体几乎虚脱。医院立即采取透析、注射保护内脏药物、大量补液等抢救措施。
如果杨先生一家四口再晚送医几个小时,很可能因多器官衰竭而死。医生表示,吃了2片蘑菇的弟弟、只用筷子沾了点汤汁尝了尝的妹妹,也出现不同程度脏器功能损害。
原来,杨先生采回的蘑菇是含有剧毒的“鹅膏菌”。
野生蘑菇有毒品种多,且毒性成分复杂,食用后引发中毒症状表现各异,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提醒广大市民勿采、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不要轻信不科学的鉴别方法;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并尽可能携带剩余蘑菇尽快就医。
就在6月份,湖北省疾控中心发出预警
提醒广大市民要谨慎食用蘑菇
因为上个月湖北省连续发生5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造成11人中毒,
其中1人死亡!
误食野生毒菌的主要中毒表现
胃肠炎型比较多见,其中毒潜伏期短,多在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主要可见急性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伴头昏、头痛、全身无力,甚至吐血、脱水、休克、昏迷和谵语,为极普遍的中毒类型,病程较短,致死率较低,较易恢复。
神经精神型根据毒菌种类及所含成分可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及幻觉几种不同症状表现,如有的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引起呕吐和腹泻、瞳孔缩小、唾液分泌增加;有的表现烦躁不安、精神异常;有的产生触觉和视觉曲解,或如酒醉样、手脸充血,或出汗、发抖、狂歌乱舞、极度兴奋,或烦躁苦闷,喜怒无常。
溶血型中毒潜伏期多在6小时或更长,首先多见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瞳孔散大、烦躁不安等症状,1~2天后即出现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尿闭、尿毒症及肝脏、肾脏肿大,或见抽搐、嗜睡,可因肝脏严重受损或心脏衰竭而死亡。
肝脏损害型可引发此类型中毒的毒菌有30多种,且在潜伏期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对肾脏、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内脏组织的损害极为严重,多见胃肠道水肿、充血和出血,肝、肾、心、脂肪变性和坏死,多数中毒者可因体内各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呼吸循环衰竭型其症状主要为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
光过敏皮炎型潜伏期为24小时至48小时。当毒素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特别是太阳照射的部位出现皮炎,如面部和手臂红肿、嘴唇肿胀等,甚者出现火烧般及针刺样疼痛。
食用菌类注意这四个方面
1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
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
2炒熟炒透后再吃
最好买曾吃过的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同时不要喝酒
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4出现症状立即就医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听症状,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迅速催吐,尽快排出体内残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经过处理后,医院进行诊治。
编辑:ZLL排版:KB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阅读丨游泳不小心还会感染“食脑虫”,感染者最快一周内死亡,这个夏天还能好好游泳吗?
●点击阅读丨巴中女子晨练时突然晕厥,最终倒地猝死
夏季晨练该注意的哪些事?
●点击阅读丨要小心了,颈椎不舒服千万不要随便去按摩,南京一护士被按出脑中风
●点击阅读丨涨知识!脑不萎缩、80不痴呆,竟然这么简单!
医院简介医院
医院
广医院
广东省华南癫痫与脑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