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照片:总部领导莅临放疗科调研指导工作)
说说鼻咽癌与精准放疗的特色优势
李前文
保乳、保肛、保留器官功能是精准放疗的特色优势之一(精准放疗六大作用参见放疗科《精准放射治疗科普手册》第6页)。
以鼻咽癌为例,鼻咽位置隐蔽,周围重要器官多,与眼、耳、咽喉、颅底骨和脑神经等重要器官相邻。手术治疗势必对面部造成严重影响,鼻咽癌对放疗敏感,是鼻咽癌的首选根治手段!
1、鼻咽的解剖特点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约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国内又以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份为高发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早期病变症状不典型,病人容易忽视也容易被医护人员“误诊”。目前认为鼻咽癌是多基因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首选根治手段,早期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鼻咽位于咽的上1/3,在颅底与软腭之间,鼻咽腔的大小比较恒定,横泾约3-4cm大小,由六个壁组成,前壁:后鼻腔,顶、后壁:由蝶骨体、枕骨体和第1、2颈椎(受侵可引起脊髓离断症状或高位截瘫)组成,底壁:软腭背面(可活动),两侧壁:由咽鼓管软骨、腭帆张肌、提肌等组成,两侧壁有重要结构:咽隐窝(与后壁交界、鼻咽癌好发部位,容易出现传导性耳聋、耳鸣等,容易误诊为中耳炎)、咽鼓管咽口、前唇、后唇。鼻咽顶壁上方是蝶窦、海绵窦(III-VI脑神经穿行其间)、斜坡、岩尖等,并通过破裂孔、卵圆孔等与颅内相通,病灶上行侵犯颅底,可引起相应的脑神经损伤。颈静脉孔有IX-XI脑神经穿行,病灶下行多引起后组颅神经损伤麻痹。
咽旁间隙包括:咽侧间隙(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和咽后间隙。一般认为鼻咽癌的前哨淋巴结是咽后淋巴结和颈上深(II区)淋巴结,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分区见下表。
颈部淋巴结分区表
I区
颏下和颌下三角的淋巴结
II区(颈上深)
颅底与舌骨体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前
III区(中颈)
舌骨体下缘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前
IV区(下颈)
环状软骨下缘到锁骨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前
V区(颈后三角)
颅底与锁骨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之后与前斜角肌之间
VI区(前中脏器)
舌骨体下缘与胸骨上端之间,左右颈动脉之间
咽后淋巴结
颅底2cm范围内的淋巴结,颈内动脉内缘
2、鼻咽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鼻咽癌的诊断需要组织病理学诊断,年WHO将鼻咽癌病理类型分为三型:角化型鳞癌(可由放射线引起,常与EB病毒感染无关)、非角化型癌(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EBV-DNA辅助诊断),基底细胞样鳞癌(少见)等。
鼻咽癌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恶性淋巴瘤、纤维血管瘤、颅底脊索瘤、鼻咽结核、鼻咽炎症增生性疾病等。
3、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七大症状:鼻衄(回吸性血涕)、鼻塞、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复视(上行海绵窦受侵,III-VI脑神经麻痹)。
三大体征:鼻咽部新生物、颈部包块(淋巴结肿大,可达70-80%)、脑神经麻痹。
颈静脉孔综合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搏动性头痛(下行侵犯咽旁间隙,IX-XI脑神经受侵)。
张口困难(为晚期症状,放疗后要注意张口功能训练)。
鼻咽癌血行转移以骨转移(溶骨性)最多见,其次是肺转移、肝转移。
4、鼻咽癌的分期(UICC,,第七版)
Tis
原位癌
T1
病灶局限在鼻咽腔内、口咽/鼻腔
T2
侵犯咽旁间隙或邻近软组织(翼内肌、翼外肌)
T3
侵犯颅底、颈椎骨结构、鼻旁窦
T4
侵犯颅内、眼眶、下咽、咀嚼肌间隙
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小于6cm
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小于6cm
N3
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或大于6c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总体分期
I期:T1N0;II期:T0-1N1、T2N0-1;III期:T1-2N2,T3N0-2;IV期:T4N0-2、N3、M1
5、鼻咽癌的治疗
治疗手段有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泰欣生、今又生)等,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根治手段,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由于调强放射治疗(IMRT)可以对腮腺(26Gy)、晶体(Dmax8Gy,越少越好)、脊髓(Dmax45Gy)、脑干视神经(Dmax50Gy)等重要结构提供很好保护而成为首选。
鼻咽癌CSCO分期治疗指南
分期
CSCO鼻咽癌指南推荐
T1N0(I期)
单纯放疗(强烈推荐IMRT)
鼻咽部位DT66-70Gy,区域淋巴结(II-III区、Va区)DT54-60Gy,
T1N1/T2N0-1(II期)
单纯放疗(包括不宜使用顺铂者)或放疗+顺铂
靶区:对N1患者应包括II-III区、IV-V区
T1-2N2-3/T3-4(局部晚期)
+/-(诱导化疗)+放疗+顺铂/卡铂/奈达铂;放疗+西妥昔单抗
靶区:双侧咽后、II-V区
说明:不宜使用顺铂者:年龄70y,PS2、听力丧失、肾功能不全。
6、鼻咽癌放疗的不良反应与损伤
6.1早期反应
全身性反应
皮肤反应
口腔黏膜反应
腮腺急性反应
6.2晚期反应与损伤
口干:对症处理。
面颈部水肿:一般不需处理,容易诱发面颈部急性蜂窝织炎。
中耳炎、听力减退:消炎、耳咽管通气、五官科会诊。
张口困难:放疗后注意张口训练。
放射性龋齿、頜骨坏死:放疗前洁齿,放疗后3-5年内不拔牙
放射性脊髓损伤:对症处理、脑外科会诊等。
科室工作理念:精准、品质、高效
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