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育,
一定是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精神教育达成三足鼎立的,
这场精神教育之旅,您准备好了吗?
文化,是文而化之。文明化于历史长河,是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明与历史内化于心,是为一个人的文化基因。一个拥有文化力的人,一个能认识到历史发展规律的人,必定拥有驾驭时空的能力,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
小学和初中阶段是夯实文化基础、形成精神内核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深入中国的人文环境,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没有“文化”的人,不是表现在对基本的文化知识没有理解,而是表现在思想没有深度,行为举止不够讲究。面对问题,思考或许不够深入、全面;面对人际关系,情商或许不太够,交际有“坎”;面对内心,种种困惑或许无法解答……为人处事,可能有着种种“弊端”。
但是这些情况,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中早有“解决方案”。
比如,儒家提倡的内省和修身,道家“观”的学问,引导孩子在深入了解和接受之后,学会发自内心地时时反观内在,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后加以改正,不断完善自我。
再如,兵家的“奇正之法”让孩子掌握做事之中的“常”与“变”,以正合,以奇胜。从经典中吸取智慧,让孩子受益终身。
《道解博物馆》是六力国际教育系列文化课程之一。
一座展品丰富、内涵深厚的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精髓。《道解博物馆》系列课程以博物馆为载体,带孩子徜徉类别丰富的展馆,细品人、武、商、政、官之道,看人类智慧结晶,探究个中文化内涵,从美学到哲学,参透历史智慧,让世界立体起来。
“退海之地”何处寻
天津有几条著名的贝壳堤,当地人称其为蛤蜊堤。那是由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贝壳组成的堤岸,世世代代的天津人在这些贝壳上行走、玩耍,甚至筑房。
直至近代,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等各种专家发现了它们,也发现了天津的源头。
于是,我们得知,千年以前,天津还浸没在大海里,咆哮的大海浪把海潮里的那些软体动物混杂着软泥细砂冲击到海岸上来,斗转星移,积年累月形成了这些蛤蜊堤。
直到千年以后,海水退去,天津成为陆地,这些蛤蜊堤成为了天津曾经沧海的见证。
成为陆地之后的天津,依水而生,海上生物离去,陆地生物逐渐入驻,草木开始生长,慢慢有了人,有了生活,有了追求,有了文化。
九河下梢天津卫
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有大大小小无数条河流,小河汇江,大江入海。天津位于渤海之滨,海河入海前的最后一段正在天津境内,而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五条河流,从南、西、北面汇入海河最后一段,流向海洋。
于是,我们说“九河下梢天津卫”。(此处的“九”,是“多”的意思)
而各大运河的汇总,又为天津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人文发展因而愈加昌盛。
魏武挥鞭有“遗篇”
经济的发展,人员的增长,带来的必定是政治的发展,而政治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军事的变迁。
天津滨海,自古便是水陆咽喉重地。被称为“首都的海上门户、北京的陆上屏障、北方的交通枢纽”等。因此,它也是军事重地。
曹操曾在此大战袁绍,安史之乱从此处起,宋辽两国在此处分界,明成祖朱棣从此处出兵,夺取帝位,也正是他将此处命名为“天津”——天子之渡。
鼓楼钟声晨昏定
几百年前,人们在天津中心建了一座楼,楼上有钟,晨昏敲响,令城门启闭,终日不辍。以这个鼓楼为中心,向外修建了城墙,修建了城市中心的商业街,让天津成为了愈加繁荣的一座城。
几经修复,鼓楼成为今日的鼓楼,我们或许看不见太多它原始的样子,但我们能看到它经历过的风霜,能品味它见证过的历史,也能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海到陆,从荒凉之地到繁荣之城,天津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政治不断变迁,经济有兴有衰,军事时常降临,文化却从未终止。
现如今,很多人提起天津,想到的总是距离首都很近,是临海城市,是座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
很多人都不记得,从远古时代的退海显陆、文明初现,到后来无数次的军事战争,再到建城、发展,这座传奇的滨海之城以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在荒凉的淤泥中生长出一朵繁荣的花。
它不是见证了沧海桑田,它本身就是沧海桑田。
《道解博物馆·津门之源》,我们带领孩子来到天津博物馆,从政治、经历、军事、人文等方面,研究“退海之地、魏武挥鞭、九河下梢、鼓楼钟声、门当户对”等课题,探寻天津人文的由来。
孩子们会看到天津千年的发展,看到自己的祖先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为自己如今的生活曾付出怎样的努力,也会看到天津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孩子反思自己对文化的吸收与传承,将文化的种子种在孩子心中。
1、课程以课题式研究为主要形式,引导孩子研究导师提出的课题,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复杂学习问题的能力。
2、以导学制为教学形式,让孩子为主体,导师为辅导,提升孩子的参与感和专注度,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3、以项目制管理为运作机制,给予孩子项目岗位,进行角色分工,提高孩子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4、以体验式引导为引导方式,让孩子亲身体验,亲身感知,培养孩子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社交力、做与合作、正向应激能力。
5、以历史文化课为教学主题,培养孩子写作底蕴、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感知、眼见为实,刻骨铭心的文化遗迹。
也许,我们无法回到过去,
但博物馆让我们经历的世界
更加丰富
也许,我们不能存在百年,
但博物馆让我们和世界的交融
横跨千年
中华百年看天津
道解博物馆·津门之源
与你相约
时间:
1、年10月14日下午14:00—16:30
10月15日下午14:00—16:30
(注:适宜年龄7岁—12岁)
课程地点:
天津博物馆
报名及缴费:
报名务必注明:博物馆道解
特别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