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宝宝各种疾病的多发期,因为进入秋季,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大,燥邪当令。加上宝宝好动、易出汗、不知饱饿冷暖等诸多因素,自然许多疾病容易来侵犯,其中秋季腹泻是最常见的高发病!宝宝生病,妈妈痛心,家长们不妨多了解下疾病防治方法,让宝宝远离秋季腹泻的伤害,安然过秋!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发生在9月中旬至12月,以10月至11月为高潮,多因病毒感染所致,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且6~24月龄宝宝发病率最高。
这是因为此阶段的孩子胃肠道生理和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来自母体的抗体已降至最低,还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传染途径
轮状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途径为粪—口传播,但也可能存在呼吸道传播(因轮状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2-3天,而且从呼吸道分泌液中也可检出轮状病毒)。
所以卫生状况的改善并不能有效地阻止轮状病毒的传播,营养状况与发病程度的关系也并不密切。
症状
被感染后一般会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4大明显症状:突然发热,水样大便,轻度呕吐和腹痛,一半病人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此外,轮状病毒一般有1~3天的潜伏期,病程时间长,一般可持续7-10天,前3天腹泻最严重~
危害:
此病毒不仅会引起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破坏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分解,而这些不能分解吸收的营养物质还会从肠壁吸收水分,从而导致宝宝出现脱水症状。脱水又会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以及毒性代谢产物的释放增加,如果不及时,治疗方法不正确,危害性很大。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脱水及严重的并发症(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甚至死亡)
护理:
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护理的关键是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①护理的关键是补液,预防和纠正脱水,口服特定液体,可选择米汤加盐水、糖盐水、口服补液盐;
注:新生儿应慎用口服补充液体疗法,并且若孩子出现腹泻次数与量增加、不能正常进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超过38℃的发热中的任意一项,医院看医生。医生可根据小儿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②继续饮食:宝宝腹泻时建议食用流质食物如米粥,且少食多餐。这样既有助于防止体内营养物质流失过多、削弱宝宝的抵抗能力,又易消化不增加肠胃负担;
③合理用药:要慎用或禁用抗生素,因它对病毒均无效,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更严重的腹泻。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如痢疾等,才可考虑加用抗生素!
④预防红屁股。每次腹泻后,需立即用清水帮宝宝清洗小屁股,并涂上护臀霜,避免红屁股;
注:带大便的纸尿裤和擦屁股的纸不要放在室内的垃圾筒里,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再次感染。
⑤服用益生菌:宝宝出现次数较多的腹泻,就应及时服用止泻药如思密达,同时适当服用益生菌维持肠道健康。
注:平时消化吸收不好、易出现腹泻或便秘的宝宝在辅食添加初期起,就可适当食用益生菌米乳。益生菌有助肠道健康,米乳经酶解工艺分解,粉质更细腻,吸收自然更好。
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温度适宜,营养全面,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能增强孩子机体的抵抗力;
2)注意卫生:无论是宝宝还是看护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
3)餐具、炊具用前消毒。给宝宝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4)讲究食物放置。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生熟食要分开放置~
5)切忌嚼饭给宝宝吃:成人口腔内的细菌对于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6)不接触腹泻宝宝。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有腹泻的宝宝接触。
俗话说:预防大于治疗,宝妈们在平常照顾宝宝时应格外注意卫生,避免细菌趁机而入。条件允许,每天坚持1~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加强宝宝的免疫力。此外,还需多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即使宝宝患病妈妈也不至于束手无措!
-END-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