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征人类遗传学和分子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征、人类遗传学和分子通路》一书由心脏发育研究领域巨擘SilkeRickert-Sperling教授、心脏发育转录调控网络的奠基人RobertGKelly教授和梅奥临床医学院的资深小儿心脏专家DavidJDriscoll教授共同编著,由中医院胡盛寿院士团队翻译完成。本书系统介绍了先天性心脏病的胚胎发育、临床特征、人类遗传学和潜在分子通路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领域内前沿的科学发现,旨在为临床医生、基础医学科研人员和医学生提供详尽的先心病相关知识。本书填补了国内缺乏从基础到临床系统讲述先心病基础知识书籍的空白,是开展先心病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主审介绍胡盛寿,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年),年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医师学会轮值主席。主要学术贡献:建立我国冠心病外科微创系列治疗技术,开拓“复合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模式;创建我国首个心血管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从心脏发育到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研制的系列研究;在国际上首创“双流出道重建”(DRT)治疗复杂大动脉转位的新术式,提高了我国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先后承担国家“计划”项目、“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3篇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主译介绍聂宇,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胡盛寿院士课题组coPI,北京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委员,“协和新星人才支持计划”专项资助获得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2项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为心脏发育与心肌再生;近年来以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Circulation,CellResearch,AdvancedScience,CellReports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储庆,中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发育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手段、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断复杂先心病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了自动化复杂先心病鉴定系统,为精确鉴定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途径,有助于促进先心病和心脏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基于该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于AdvancedScience(影响因子:15.8)发表论文,该论文当选AdvancedScience封面文章。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翻译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省级荣誉奖项5项。翻译团队译者序译者前言目录样页试读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北医出版社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kouben.com/fsxxjy/8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