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心内科联合ICU,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暴发性心肌炎并多脏器衰竭患者!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拟近期康复出院。
“感冒”惹祸,心脏严重“发炎”
年4月1日,58岁的叶叔出现了咳嗽、发热等“感冒”症状,后因呼吸困难来到惠州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入院后检查显示:心肌坏死标记物明显升高,考虑“心肌梗死并发心脏衰竭”可能!经多科室联动,心内科住院总医师古思奇给予紧急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未见明显病变,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结合叶叔入院前“感冒”病史及目前心脏衰竭的表现,考虑“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患者会很快出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多脏器衰竭等,早期病死率极高。
为了进一步治疗,叶叔立即转入心内科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不出所料,叶叔病情迅速恶化,心脏衰竭越来越严重,频发出现“室速”(心脏接近停跳的一种状态),并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同时,患者的肾脏功能、呼吸功能、肝功能等也急剧恶化!病情紧急,相当于病人的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了!
二线值班医师林俊宇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给予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激素冲击抗炎等治疗后,迅速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一种辅助心脏做功的抢救设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然而患者的病情还在迅速恶化,在采取了多种抢救措施的情况下,血压仍然只有60mmHg,室速发作越来越频繁,随时有心脏骤停风险!
命悬一线,“救命利器”ECMO扭转乾坤
病情紧急,患者命悬一线!CCU主任廖火城副主任医师将情况上报心血管医学中心副主任兼心内科大科主任钟思干,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医学中心主任肖纯博士。肖副院长立即召集相关科室紧急会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患者为暴发性心肌炎并多脏器衰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立即启动人工肺膜ECMO辅助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为全力抢救病人,与死神赛跑,由CCU、ICU、心脏彩超室等医护人员组成的ECMO团队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中。
在CCU廖火城主任、ICU桑云华副主任医师及CCU黄好英护士长的精心组织下,团队分工协作、配合默契,物品准备、血管评估、管路预充等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CCU、ICU、心脏彩超团队密切配合
在心脏彩超室罗妮妹医师的B超引导下,拥有丰富介入手术经验的廖火城主任一针见血,快速完成经皮股动静脉穿刺、下肢灌注置管、预埋血管缝合器及管路连接等一系列操作!确保所有管路准确无误后,立即启动ECMO!
廖火城主任快速穿刺置管
当暗红色的血液从患者股静脉端引出,进入ECMO机器氧合后变为鲜红色并“欢腾”地泵回股动脉时,所有人都深深地呼出了一口长气!这意味着,我们为患者开辟的这条生命通道成功了!这也意味着,患者生命的曙光点亮了!上ECMO不到1小时,患者血压回升、室速减少、尿量增加,所有指标都提示病人的病情逐步稳定,我们成功遏制了病魔的恶化步伐!
多学科携手合作,成功击退病魔
除ECMO“救命利器”外,患者还同时上了呼吸机辅助呼吸、IABP支持心脏功能、CRRT维持内环境等多种高精尖抢救设备。如何让这些抢救利器同时在患者身上安全有效地运行并发挥最大功能,帮助患者渡过一道道难关,极大地考验了CCU医护团队的技术与智慧。
各种抢救设备全上阵
此外,患者的液体管理、凝血功能调整、感染防控、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内环境调节等各项治疗,也需要医护团队的高超技术及全心投入,不能有丝毫错误!差之毫厘都可能使所有治疗前功尽弃!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治疗效果,CCU联合ICU、肾内科、感染科、心脏彩超室、药学部、营养科及输血科等多个专科,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廖火城主任和黄好英护士长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各项治疗安全有效及时地实施!
患者有气管插管无法言语,护士用纸笔贴心回应需求
经过CCU医护团队不分昼夜的努力与坚守,在ECMO支持75小时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平稳。在不需要使用血管升压药情况下,患者的血压依然稳定在mmHg以上!多次心脏彩超检查也提示,心脏功能逐步恢复,心电监护未见室速发作!
经医疗团队充分评估,患者已达到撤除ECMO指征!经过周密准备,患者4月5日成功撤除ECMO!4月7日成功拔除IABP!4月8日成功拔除气管插管!4月10日成功撤除CRRT!在CCU治疗第十天,患者顺利转到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
患者病情稳定后状态
廖火城主任表示,对于暴发性心肌炎,在无ECMO时代,即使最优化的内科治疗,急性期死亡率仍高达50%~75%,而经ECMO辅助治疗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存活出院率达到60%~%。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顶尖生命支持技术,是目前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最后治疗手段!它能暂时替代肺脏和部分心脏功能,让衰竭的心肺有机会恢复,被誉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医院或地区中的最高救治水平。
该名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惠州三院心血管医学中心在抢救心脏重症方面强大的技术力量,极大地提高了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及心脏骤停等心脏重症疾病的抢救成功率,也将进一步提升惠州三院乃至惠州地区心脏重症的抢救水平,为惠州及周边地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延伸阅读
什么是ECMO(体外膜肺氧合)
ECMO是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是抢救垂危生命的新技术。
ECMO的工作原理是把人的静脉血引出来(通过在患者静脉上插管,再连接无菌塑料管道,输送到ECMO上的氧合器(膜肺-即人工肺)中进行氧合。去除二氧化碳和增加氧气,变成动脉血,再经ECMO上的离心泵(类似心脏收缩功能),通过管道打回患者身上的动脉或静脉插管上,起循环辅助和呼吸辅助的作用。
简单来说,ECMO就是通过设备暂时替代心脏(部分功能)和肺(全部功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严重心脏衰竭、急性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和各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患。
外膜氧合(ECMO)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顶尖生命支持技术,是目前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最后治疗手段,能暂时替代肺脏和部分心脏功能,让衰竭的心肺有机会恢复,被誉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医院或地区中的最高救治水平。
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介绍
惠州三院心血管医学中心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于年在肖纯副院长的指导下,由留日博士刘凌主任组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及打赢硬仗的优秀医护团队,拥有呼吸机、床旁血液滤过(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超声、临时心脏起搏、经肺热稀释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亚低温治疗仪等各项高精尖生命救治支持设备。
可救治各种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各种心肌病、急性心肌梗塞、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急症、各种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破裂型主动脉瘤、急性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是目前惠州地区抢救设备齐全、抢救技术先进、抢救技术力量雄厚的心脏重症监护病房。
CCU主要专家介绍
廖火城,男,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在职医学博士,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主动脉专业组负责人。目前为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病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病器械辅助装置治疗医师分会委员、医院协会血管疾病诊疗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内科工程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惠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惠州市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惠州市心血管病专业分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多年,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尤其对心血管急危重症有丰富的抢救经验。熟练掌握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包括临时心脏起搏器,IABP,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尤其擅长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如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动脉瘤及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治疗),在惠州地区率先开展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杂交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参与或主持省市科技项目6项,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三篇SCI收录。医院“先进工作者”、“十佳医生”、“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党员”、“人文医生”等荣誉称号。
于海龙,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专业,曾于天津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于天津中医院ccu工作,后调入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目前为CCU诊疗组长。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重症方向,对心内科常见及危重疾病诊治及抢救颇具经验,熟练掌握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等技术,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两篇,核心期刊多篇。
黄好英,副主任护师,心血管片区科护士长兼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护士长,目前为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八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护理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22年,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护理及常见仪器如IABP、CRRT、呼吸机的使用;具有较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善于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建章立制,统一心血管片区质量检查标准,制定专科质量指标,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至今多次被评为城区优秀护士长、市优秀护士长。主持或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图片来源
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
心内科侯觉
编辑
宣传办许燕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