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赔门槛:变严格,但是判断的标准更加丰富。
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从医学的定义上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闭塞或梗阻引起部分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缺血造成急性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很多,比如过劳、情绪过度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等等。而心肌坏死是没办法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间接证据来判断是否存在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急性心肌坏死,比如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方式。一般都认为癌症是人类第一杀手,但其实急性心肌梗死,也很高发。看年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急性心梗理赔占比紧随癌症之后:
新标准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闭塞或梗阻引起部分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缺血造成急性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必须依据国际国内诊断标准,符合(1)检测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肌钙蛋白(cTn)升高和/或降低的动态变化,至少一次达到或超过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下列之一的证据,包括:缺血性胸痛症状、新发生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生成的病理性Q波、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出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血栓。
较重急性心肌梗死指依照上述标准被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升高,至少一次检测结果达到该检验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5倍(含)以上;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至少一次检测结果达到该检验正常参考值上限的2倍(含)以上;
(3)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在确诊6周以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50%(不含);
(4)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新发的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的中度(含)以上的二尖瓣反流;
(5)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新出现的室壁瘤;
(6)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源性休克。
其他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所引起的肌钙蛋白(cTn)升高不在保障范围内。
根据上述表格,有七个方面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从症状表现看,更加明确了缺血性胸痛症状。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急性胸痛,例如(胸)主动脉夹层,其会出现急性胸痛症状,但主动脉夹层胸痛性质与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性质是有明显区别的。
从心电图表现看,更加具体了新发生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生成的病理性Q波。
从实验室化验指标看,具体的化验指标范围,明确了心肌酶数据的要求,这样更便于理赔操作。
从左心室功能评估时间看,评估时间变短了,从90天变更为确诊6周以后。
从影像学表现看,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新发的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的中度(含)以上的二尖瓣反流;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新出现的室壁瘤;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源性休克。
从诊断标准看,由3选2模式变为1+1模式。首先必须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肌钙蛋白(cTn)升高和/或降低的动态变化,至少一次达到或超过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再加上存在下列之一的证据即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胸痛症状、新发生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生成的病理性Q波、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出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血栓。
从不在保障范围内看,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急性闭塞。而对于一些疾病也会出现肌钙蛋白的升高,例如:病毒性心肌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是:病毒造成心肌直接损害以及病毒介导的免疫损伤,对于这样的患者也可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的升高,但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不是冠状动脉的阻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