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排版
医学君·主播
周周老师
一、概念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障碍。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二、病因及分类
1.梗阻发生的基本病因可分为
(1)机械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是由于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石堵塞等)、肠壁病变(如肿瘤)和肠管受压(像肠粘连、疝嵌顿)等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
1)黏连性肠梗阻常在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肠粘连的基础上,由于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剧烈活动、体位突然改变等因素诱发肠梗阻的发生,临床上有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病情,若症状加重或有肠绞窄表现,应及时手术治疗。
2)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致的闭袢性肠梗阻。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餐后剧烈运动时而发病。表现为突发脐周剧烈绞痛,常牵涉至腰背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病人早期即可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有时可扪及压痛的扩张肠袢,腹部X线检查可见空肠和回肠换位或“假瘤征”等影像特点。因肠扭转极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故应及时手术治疗。
3)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腔内。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以回肠末端套入结肠最多见,常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腹部可扪及腊肠形肿块,并有压痛。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到空气或钡剂在套叠远端受阻呈“杯口状”阴影。早期可用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如复位不成功,或病期已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肠坏死、肠穿孔,应及时手术治疗。
(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功能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肠道功能紊乱和慢性铅中毒易引起痉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较少见,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可以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指不仅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同时发生肠管血运障碍。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3.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梗阻
4.按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阵发性剧烈腹痛是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发作间隙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麻痹性肠梗阻呈阵发性胀痛。
2.呕吐:高危型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样;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呈溢出性;若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表明肠管有血运障碍。
3.腹胀:高位性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性肠梗阻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全腹胀;腹胀不对成为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
4.停止排气排便: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发病早期,尤其是高为肠梗阻,其梗阻以下的肠腔内尚残留的气体或粪便,可以自行或灌肠后排出;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多次少量的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黏液样便。
(二)体征单纯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膨隆,肠扭转时腹胀不对称。单纯性肠梗阻腹部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腹部有固定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有时可触及有压痛的肠袢包块。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内有渗液,可有移动性浊音。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单纯性肠梗阻早期多无全身症状,晚期引起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症状。严重脱水和感染中毒则可引起严重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每日一题
题目:男,65岁,因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死亡。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和电解质失调
B.肠道内出血
C.急性肾功能障碍
D.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E.代谢性酸中毒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
:D
:考察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绞窄性肠梗阻病人发生肠管血运障碍,肠管破裂发生腹膜炎,严重情况下病人可因感染、体液丢失而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