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约占住院患者的0.1%,并且有增多的趋势;绝大多数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凶险,易导致广泛缺血性肠坏死,死亡率高达70%-%,死亡患者中90%的由于延误诊治造成的。
临床诊断
上腹部或脐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多数患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如房颤,早期胃肠道排空异常;实验室检查示D-二聚体增高;肠系膜动脉CTA可确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为金标准。
介入治疗
始于20世纪70年代;
最初导管灌注罂粟碱,死亡率下降50%以下;
导管接触性溶栓;
导引导管抽吸血栓;
脑保护装置取栓;
取栓支架:Solitaire及Trevo
导管接触性溶栓
导管抽吸血栓
脑保护装置或取栓支架
小结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
介入治疗(经导管溶栓、抽栓、取栓)可快速开通血管,恢复血流,降低死亡率;
经导管溶栓、抽栓、取栓三者相互结合互补不足。
介入医学科疾病诊疗范围
l血管性疾病:各种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瘤及静脉曲张等;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动静脉疾病。
l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肝转移瘤、胆管癌、肾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
l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肾错构瘤、肝肾脾卵巢囊肿、乳腺腺瘤及增生结节、肺结节等。
l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及输卵管阻塞等疾病。
l非血管性疾病: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胆管结石、食管、气管狭窄及输尿管狭窄等。
l出血性疾病:咯血(支扩或肺癌等引起)、鼻出血、妇科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部位出血。
l良性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脾大脾功能亢进、椎体压缩性骨折、前列腺增生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