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感冒的防治及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二、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以及污染的日用品等可互相传染。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四、临床表现
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虽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一致。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塞、流涕、干咳症状。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流感流行期间,可并发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并发脑炎出现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剌激征阳性等表现。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以及发生急性肾炎等并发症。五、治疗
目前尚无可靠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盐酸金刚烷胺早期使用能阻止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其他辅助抗病毒中成药物临床应用很多,如蒲地兰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等。如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应及早使用抗菌药物。六、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1、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2、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二)切断传播途径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三)疫苗预防流感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四)药物预防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口服,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成长
(陈老师)
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