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送一会,病人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医院里上演,而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上一种极容易误诊而致死的外科急症便是此桥段常见的“罪魁祸首”,本文中的刘奶奶就是这种桥段的一位“主角”。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少见的外科急腹症,诊断极为困难,误诊率可达80%以上,并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的特点。肠系膜上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前壁,主要功能为向小肠供应血液,一旦发生栓塞,将直接导致小肠及升结肠缺血坏死;弥漫性血栓导致凝血异常,经广泛肠切除后,导致“短肠综合征”;术后面临“肠衰竭状态”,不得不依靠肠外营养静脉输液维持生命。该病死亡率高达70%。
近日,医院大外科急诊收治一位70岁高龄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刘奶奶。大外科联合心内科、放射科、介入科、手术室及重症医学科联合会诊,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成功挽回患者生命。刘奶奶因“突发上腹部疼痛6小时”由救护车接至我院。老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房颤1年,平素口服“硝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倍他乐克”等药物控制,血糖升高半年。大外科梁敏主任初步判断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其后急查腹部增强CT,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考虑患者高龄,基础病多,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高死亡率,经心内科、介入科、麻醉科迅速会诊后紧急手术。术中证实肠系膜上动脉大量血栓,同时发现部分回肠及回盲部因缺血坏死而变成黑色,术中行动脉取栓,一并切除病变回肠及回盲部。手术第一道难关顺利通过,接下来摆在面前更大的危机是:肠管坏死后,随着大量毒素的吸收,会形成全身脓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若处理不当,老人将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刘奶奶随即转入重症医学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多个科室联合制定了详尽的诊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状态随时调整。待刘奶奶顺利渡过危险期,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外科继续诊治。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大外科梁敏主任介绍,急腹症是急诊外科常见的一种情况,其起病急、进展快,病变复杂多样,常需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并且涉及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疾病,所以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够事半功倍。此次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与综合救治能力。文案
张念杰
摄影
卢旺达
编辑
郭金兰